第222章 皇帝这是抢钱啊

重生大明1635 蜀中侠 1209 字 5天前

崇祯胸前阵阵起伏,那团火气一直在朝上面涌。

“韩王!”

“臣在!”

韩王朱亶塉忙膝盖向前挪了两步,这家伙辈分很高,列于第一排。

其富庶程度赶不上关中平原的秦王,也赶不上中原与湖广诸王,但仍旧极富。

“你身处陕西,出过多少钱粮资助当地剿贼?”

“臣...臣未出毫厘...”

朱亶塉几乎五体投地,被小皇帝这番问话吓傻,只能如实作答。

“庆王呢?”

皇帝在点名,封地于银川的庆王朱倬纮,同样紧张得要死。

“臣...臣有罪,望陛下恕罪...”

崇祯嘴里冷哼不断,之后又点了郑州周王、兖州鲁王、荆州惠王,还包括处于中原剿贼心脏的南阳唐王等等。

不出意料,谁都没有出过一文钱,这些事崇祯自然清楚,只是想借机洗刷羞辱,以排解心头怒火。

按太祖规制,藩王并无出资助饷之责,后来在明英宗时期,发生土木堡之变等一系列变故,朝廷财政出现紧张,老秦王率先向朝廷助资,从而引起部分藩王响应。

后来一直到弘治以前,凡朝廷在某地遇到困难,时常有当地宗藩主动捐资。

当然,他们捐的钱并没有多少,谁愿意财富外露呢,仅意思意思心照不宣罢了,不过至少从格局上来讲,早期藩王的政治觉悟更强。

随着宗室子弟数量暴涨,国库更加无力应对,从而出现大量俸禄拖欠,那时谁还愿意捐钱啊,百多年前老祖宗们愿意那样做,到我这儿可行不通。

“啪!”崇祯重重拍打桌案。

“一群尖酸刻薄之辈,妄为太祖子孙!废物!废物!”

“......”

一通输出,把藩王们骂得狗血淋头,这是皇帝在骂,换成他人谁敢如此对待。

发泄一番,崇祯心头通透了不少,懒得跟他们扯没用的了,带着挖苦的语气说道:

“这样吧,尔等所作所为朕不想再提,朕的皇家产业都向国库缴税,尔等是不是也该纳税呢?”

这句话看似平缓,实则令人头大,众藩不禁把脑袋埋得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