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弛当然听的懂燕维疆此话的意思,当即一个头重重磕在地上大声说道:“王上,罪臣不否认,当初世子未立之时,罪臣确有帮二殿下争储的心思,所以处处与老相作对,但王上既已确立储君,臣自然也就绝了这个心思,臣绝不会有谋害世子殿下的心思,当初确立世子之后,舍妹也规劝过臣,世子殿下曾养在她宫中,她亦真心待世子殿下,绝无争储之意,自那以后,罪臣对王上,对世子殿下绝无二心,不敢有丝毫异志,若王上不信,罪臣甘愿领死,以死明志!”
秦弛一番话说的慷慨激昂,终于让燕维疆露出了笑容说道:“好了!孤知你忠心,起来吧!”秦弛从地上起身后,燕维疆说道:“这些蒙古鞑子狼子野心,将那个什么金大茂抓起来,将这些蒙古探子都给孤一网打尽,你也好将功折罪!”
燕维疆明显是要将此事大事化小,抓个金大茂就了事,但秦弛却急忙说道:“王上,臣以为不妥,这些蒙古鞑子不给他们些教训,他们长不了记性,臣没有直接将那个金大茂拿下,是臣有一个将计就计的法子,可以给这些蒙古鞑子一点教训,如果运气好,说不定可以将辽阳王留下!”
燕维疆听完瞬间来了兴致,说道:“哦?快,说来听听。”
秦弛走到燕维疆身边,微微压低声音说道:“首先我们要保证世子殿下的安全,可以先将世子殿下召回燕京,但此事必须秘密进行,可以找个替身代替世子殿下在辽西路面,让蒙古人按他们的计划行事,然后臣之后会跟金大茂再次确认他们的进军时间和路线,我们在宣府有五军三万精兵,而在燕京附近可以调动的有燕山五军加密云军和蓟州军,我们可以让一部分兵马从蓟州或者永平府的喜峰口出长城,等到辽阳王带兵威逼密云时,让定远侯率领辽西五军全部从大宁直插上都,断了辽阳王的后路,这样我们就可以已十万大军将辽阳王的五万人马围住吃掉,若是一切顺利,辽阳王的上都也是我们的囊中之物。”
燕维疆敏锐的察觉到秦弛的这个建议中的问题,当即问道:“让定远侯率辽西全部军力直插上都?你的意思是放弃辽西?”
秦弛答道:“王上,辽西贫瘠之地,若是能以辽西换取辽阳王五万大军加上一个上都,臣觉得是赚的,而且一旦我们将辽阳王斩杀,辽阳王的那几个儿子还有蒙古的那个大汗刺甘失甘肯定会为了辽阳王的地盘争的头破血流,那时候蒙古人自乱阵脚,我们再出兵关外,收服辽西甚至克复辽东也不无可能!”
燕维疆并没有被秦弛的描述完全说服,他皱着眉头思考了一会接着说道:“但如果我们并不能将辽阳王围死,蒙古骑兵来去如风,像泥鳅一样,万一让他跑了,那就是平白丢了辽西,辽西一丢,宣府在关外也将独木难支啊!”
秦弛继续劝道:“王上,臣虽非军伍之人,但也知战场争锋从无有十成的把握,孙子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今蒙古人相信我会配合他们,那么我们就已占得先机,臣认为,即便不能斩杀辽阳王,他带来的五万大军也休想全身而退,只要能打掉辽阳王的精锐骑兵,舍弃辽西还是值得的!”
燕维疆接着在殿中踱步,走了好几圈之后,燕维疆仿佛下定了决心,对秦弛说道:“此事关系重大,还是要与老相先行商议之后再定,今日太晚了,再传老相进宫未免惹人生疑,你先回府,明日一早再到仁政殿,与老相商议之后再定此事!”
秦弛急忙说道:“王上,臣觉得还可以将兵部杨尚书叫上,毕竟杨尚书曾经也是军伍之人,如今又管着兵部,应当听听他的意见!”
燕维疆听完点了点头,算是准了此事,秦弛见燕维疆点头也不再言语,告退一声后快步退出了毓秀宫。秦弛退到毓秀宫殿门外,转身向外走,迎面看到秦夫人投来关切的目光,秦弛冲她笑了笑,然后摇了摇头,秦夫人顿时明白兄长的意思,让她不要过问,虽然依旧有些担心,但秦夫人还是安静的看着秦弛的背影消失在宫门外。
小主,
第二日一早,老相沈熙之就被传入宫中,沈熙之进入仁政殿内,就看见秦弛和杨衡早已在殿内等候,二人见到沈熙之皆是低头行礼,沈熙之对着二人点了点头,没有说话。过了一会,燕维疆走进仁政殿,免去了三人的虚礼,燕维疆开门见山的说道:“今日有一件大事需要商议,秦弛,你来说吧!”
秦弛得了旨意,随后便将昨日与燕维疆的谈话详细跟沈熙之和杨衡说了一遍,沈熙之听着秦弛的叙述,面上不动声色,内心心思急转,待秦弛说完,沈熙之已经想明白了三件事,一是秦弛一定早就跟蒙古人有勾结,张琰一案应该就是他与蒙古人联手干的,二是秦弛想要借此机会洗清自己并将其转变为他的一件大功劳,三是秦弛想借此事将燕行云弄回燕京,同时将辽西的兵马全部调回关内,如此一来,燕行云前期所有的谋划全部付诸东流,还是得老老实实的回到燕京,在燕京的朝堂上勾心斗角小心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