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争端初现

燕颂 心有茅草 2978 字 27天前

张家曾是河北的大族,虽然现如今败了,但有张恪在燕行云身边,眼看就要复起,而且会气势更盛。而今这个眼前未来张氏一族的族长,竟然要迎娶一个女真人,如何不让众人惊诧。

燕行云也是吃惊的不行,而且很快脸色就沉了下来,问道:“是乌达向你提的亲吗?”

这句话问的有些杀气腾腾,这倒不是燕行云觉得乌达能强逼着张恪娶他家的女子,燕行云明白张恪如此做还是为了进一步拉拢住这些女真人。

之前张恪就建议推动两辽的汉人和女真人通婚,燕行云也同意了,这些时日有不少汉军中的光棍娶了女真女子,这不仅拉近了两族的关系,也解决了军中的一大难题,毕竟关外苦寒,军中的许多汉子底子也不干净,难以找到合适的汉家女子成亲。

但燕行云之所以有此问,是在怀疑乌达的动机。让乌达编练一直女真军是为了安这些女真人的心,但有这么一支全由异族组成,还是由异族指挥的军队本就是冒险之举,所以燕行云才把这支女真军留在身边,也是为了看住他们。

乌达若是主动向张恪提亲,那他的心思未免太活络了些,都想到用女子去拉拢燕行云身边的谋臣,这一下子刺激到了燕行云敏感的神经。

张恪自然明白燕行云的顾虑,笑着解释道:“上位放心,乌达还没这个胆子,过了年,乌达曾请我到他那吃酒,他的原意是想让我们帮忙跟上位说一声,请上位赐他一个汉家姓氏,他想要全族改为汉姓。酒宴之上我见到了他那位远房侄女,看着顺眼,想着自己也该成个家了,就跟乌达提了此事,那女子也不嫌我容貌,所以就定了这门亲事,所以我还要请上位帮个忙,给乌达他们一家赐个汉姓。”

张恪说的轻描淡写,但当时乌达听到张恪想要求娶他侄女的话,惊的酒杯都掉在了地上,瞠目结舌愣在原地,半响才缓过神来。当时乌达的反应可谓手足无措,嘴巴开开合合却发出声声响,不知说些什么,后来竟流出泪来,再后来这个四十多岁久经沙场的女真汉子竟然在张恪面前嚎啕起来。

乌达当时都想起身给张恪下跪,被张恪死命架住。乌达的反应也着实把张恪吓了一跳,他也是那时才感受到乌达他们这些女真人心中的彷徨和畏惧。

乌达这些女真降将这近一年来也是心中惴惴,在蒙古人手下时,蒙古人拿他们当奴隶驱使,投降了汉人,比在蒙古人的手下好了一些,虽然也会受些冷眼,但总归燕行云他们是拿他们当个人来对待的。

只是燕行云对他们自成一军不放心,乌达对于自领一军也是心中惴惴,当初在蒙古人手下时,带军的将领都是蒙古人,少有女真人能获得信任。如今让他们自成一军,他们心中也担心一直被当做异类提防,说不定哪天被算计对付。

所以燕行云说要推动两族通婚的事,乌达也是大力支持,极力推动手下的人与汉人通婚,取汉姓,着汉服。本来他们就背叛了蒙古人,肯定没了退路,而且在汉人手下的日子总归是比在蒙古人手下要强得多。

乌达也曾想自己直接取个汉姓,但又担心自己不去问燕行云的意见擅作主张引得燕行云不快,而直接去找燕行云赐姓,他也担心燕行云觉得自己僭越,左右为难之下,乌达才想着先问问张恪的意见,请他带自己向燕行云求个赐姓。

乌达万没想到张恪竟然提出要去自家的女子,这让乌达真切的感受到燕行云身边这位重要谋士对自己的信任看重,心中的大石落地,感觉自己在这辽东算是找到了扎根之地,这才失态至此。

那日千恩万谢的送走了张恪,乌达兴奋地在院子内久久徘徊,然后召集了族内所有能说的上话的,商量怎么对待这门亲事。乌达族内的众人听到这个消息也是激动异常,有人提议乌达直接将他那个侄女萨仁认为女儿,以族内最尊贵的女子的身份嫁过去,已显示对张恪的重视。

但乌达想着,自己认了萨仁当女儿,自己就成了张恪的岳丈,这难免有自己占张恪便宜的嫌疑,所以最终作罢,众人商定,等成亲之时,拿出族内一半的财产和全部的珍宝当做萨仁的嫁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边,燕行云听完张恪的解释,脸色才放松了许多,随后心中不禁浮现对张恪的惋惜,他明白张恪此举是为了进一步拉近乌达等人对燕国的归属感,为日后将女真人彻底汉化,将女真军能够拆散编入各军做准备。

想到此,燕行云拍了怕张恪的肩膀,说道:“也是难为你了!”

张恪对此倒是耸了耸肩,笑着说道:“上位不必如此,乌达的那个侄女萨仁长的十分漂亮,我当时一眼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