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梁(907-923年) 第49章:梵钟荡孽缘难断 夜刃藏锋祸暗生

纵观长街,也少见穿着异样的外乡人,何况他们二人灰头土脸的狼狈姿态。

“前面有个茶摊,我们歇会儿吧!”

宋元没理会周围人好奇的目光,视线落在不远处的一个小摊子前,拉着谢涟走了过去。

“老板,一壶茶!”

宋元的声音引来其余几桌客人的注意,皆低声议论着。

宋元毫不理会,自顾坐在一张桌前,好奇打量着周遭情形。

不多时,一个中年打扮的壮汉闻声小跑而来,提着一壶茶。

中年轻车熟路抽下肩膀上的搭布,掸净桌上残留的水渍,为二人倒了一杯茶,随即操着一口不太流利的正音搭着茬。

“两位客官,听口音是从外乡来的吧?”

宋元点点头,迟疑片刻后出声询问道。

“这位大叔,敢问去幽州从哪个方向走?”

“幽州?”

中年愣了下,好奇地打量了宋元几眼,这才缓缓道。

“宥州从东城门出去后,沿着大路一直走,看到岔路后向东北方向的那条小路一直走就是幽州方向,不过......”

“大叔,是有什么问题吗?”

中年笑着摆了摆手,“那倒是没有,只是看二位客官年纪不大,此去幽州足有几千里路程,也没个家里人陪同啊?”

宋元笑着摇了摇头,便没再继续搭话,虽说中年看着像是好心,但见多了这江湖上的险恶,宋元也不像初入江湖时那般藏不住话了。

见宋元这般,那中年也识趣地没再询问,转过身招呼起了别桌客人。

谢涟这时才凑近了宋元,低声询问一句。

“喂,你有没有发现这里的人好像有点怪,怎么看咱们两个就像是看贼一样?”

谢涟这么一提醒,宋元才注意到这点,也没太过在意。

“不必管他们,快些喝,喝完了我们继续赶路吧。”

“啊!还赶路?小爷我可是跟着你连着跑了十多天了,要不还是先找个地儿歇一晚吧?”

宋元轻轻摇了摇头,“你不也说了此处的人看我们的眼神有些奇怪,留下来难免不会发生什么意外,再者幻音坊那些人也不知道有没有追上来,我们还是找个安稳些的地界再作修整吧。”

闻声,谢涟那张脸上写满了不情愿,但又不得不说,宋元的疑虑确无问题,此处外来人极少,似他们这般有特点的,很容易被人记住。

万一幻音坊的那些人真追了过来,怕是随便一打听就能找到他们。

为了安全起见,也只好先赶路了!

“好了,你快些喝,我去找老板买些干粮。”

宋元将杯里的茶一饮而尽,便起身朝柜台走了去。

一炷香后,二人走出茶摊,牵着马一路朝东城门方向走去。

按照那茶摊老板的指引,宋元二人走了不久就看到了通向东北方向的岔路,未作犹豫沿着岔路继续前行。

午时来临,毒辣的日头越发晃眼,二人身上的衣衫不知何时已被汗水打湿,额头滚落的汗珠一滴滴打在马背上。

随着远离城池,周遭的景象也变得荒凉了起来,像是来到了一处戈壁般,四下荒芜,只有零星叫不上名字的杂草散落分布。

宋元眯眼远望,在视线尽头,大片红色的景致闯入眼底,似乎还有人影攒动。

“嗯?飞鱼,你看那些是什么?”

顺着宋元手指的方向,谢涟投去目光,片刻后响起了什么,回答道。

“应该是盐池,你不知道,这个时节正是晒盐的时候,这里盐池分布密集,党项族的人每逢夏日都会在盐池晒盐,不过这都是官家总管的。”

宋元露出恍然之色,在吐蕃还真是从未见过这般阵仗,看着远处大片的赤红色土地,眼中不免闪过好奇之色。

还真是有些意思!

谈论间,二人不知不觉离得近了,自也看清了盐池方向的景致。

大片赤盐池泛着铁锈色反光,周遭的盐工们用骆驼皮缝制的斗篷裹住全身,仅露双眼。

一杆高悬黑鹰旗在烈日暴晒下褪了色,倒是那另一边悬挂着的白羊旗看上去新一些,只是挂着些盐渍。

宋元的实现不禁被这盐池景象吸引了去,就在这时,一阵马蹄声响起,由远及近。

二人透过视线,顺着来的方向,很快就看到了一队人马策马而来,形色匆匆。

一行十几人,皆着黑鹰纹皮甲,与盐池一侧悬挂的黑鹰旗大有几分相像。

头里一骑上坐一中年,眉宇间带着煞气,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从他左耳后延申到脖颈处的纹身,像是一个狼头。

一行人很快来到行至宋元二人所在位置,但却直接略过了他们二人,径直奔向盐池方向,去势汹汹。

“小元子,好像有事!”

谢涟凑近了嘀咕一声,宋元却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