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萍看着邵慧澜,把盆里的最后一条鸡腿放在了邵慧澜的碗里。
她没有回答邵慧澜的话,站起身来,走进了自己的卧室。
就在杨军和邵慧澜猜疑苏妈妈进屋是干什么去的时候,他们看见苏妈妈手里拿着一本很精美的笔记本走了出来。
笔记本的封面上印着m国伏尔加河的彩色照片,还有一行烫金的m文字。
苏萍坐下来后,脸色凝重的打开了笔记本。笔记本密密麻麻的写满了m文字。
字迹很隽秀,杨军不懂m文,看着苏萍摇了摇头。
苏萍冲杨军和邵慧澜慈祥的笑了笑,然后把笔记本翻到中间,从里面取出一张发黄的照片儿,拿在手里仔细的看了起来,边看边用手擦拭的照片。嘴里絮叨的说:
“孩子们,三十多年了,这张照片跟了我三十多年了,我去过很多的地方。这张照片一直在我贴心的地方放着,比我的生命都重要”。
杨军和邵慧澜见苏萍的眼睛发红,拿照片的手还在微微颤抖。
知道苏妈妈触碰到伤心的事了。两个人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走过去,站在了苏萍的身后。
俩人想知道,是一张什么样的照片触动了苏妈妈的伤心事。
照片很陈旧,能看得出来年代已经很久远了,四周都起了毛边,一看就知道照片经常拿出来翻看。
照片上是两个成年人和一个小男孩,他们应该是一家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照片的背景是m国首都广场,照片上的这对夫妻长得都很帅,他们的孩子也很可爱。
杨军把照片从苏萍手里接了过来,和邵慧澜仔细的看了起来。
这时他们才惊奇的发现照片上右边的那位年轻的女子,就是他们的苏妈妈。
年轻时的苏妈妈长得很漂亮,身穿灰布双纽扣的列宁装,短头发,浑身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苏妈妈身旁的那位年轻的男子应该就是苏妈妈的丈夫,身材高大,两眼俊朗有神,鼻子高挺,眼睛深邃,一看就是那种充满智慧,才华的男人。
苏萍指着照片对杨军和邵慧澜说道:
“孩子们,你们应该能猜出来,这张照片是我们家的全家照,也是苏妈妈家唯一的全家合影。
这张照片是1933年,我丈夫回国的那一年拍的,在m国首都照完这张照片,我丈夫就回国了。从那以后,我们就再也没有见过面。直到他牺牲在长征的路上”。
说到这儿,苏萍已是泪流满面,邵慧澜见状跑进厨房,取出一条毛巾来。
苏萍摆了摆手,让杨军和邵慧澜坐了下来,她却站起身来走进厨房。
不一会儿,从厨房拿出一瓶剑南春来说:
“孩子们,咱们今天喝点酒吧,喝完酒妈妈告诉你们,因为什么妈妈对杨军这么好”。
勤快的大姨在他们说话的时候,从苏妈妈手里接过了酒,把桌子上的三只酒杯倒满了酒。
苏萍端起了酒杯说:
“孩子们,妈妈看见你们,就想起了年轻的时候,在异国他乡的那段生活经历。异国他乡的那段生活,给了妈妈美好的爱情,给了妈妈幸福美满的家庭。同时也是妈妈梦魇的开始。就在妈妈旅m留学那段日子。妈妈几乎失去了全部的亲人,只剩下了你们的大姨和妈妈相依为命。你们不是想知道妈妈为什么疼爱杨军吗?妈妈告诉你们,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从杨军来看苏妈妈的第一天起,妈妈就把杨军当成了自己的儿子。因为杨军长得太像年轻时妈妈的丈夫了,无论是长相还是气质都极为相似。再说了,杨军又是妈妈最喜爱的学生祝小军推荐来的,妈妈没有理由不疼爱她他。通过近半年的观测和了解,妈妈发现杨军确实是个聪明善良,乐观向上,年轻有为的好青年,因此妈妈对杨军更是疼爱有加”。
说到这儿,苏萍眼眶发红,端起杯来,也没有招呼杨军和邵慧澜,把满满的一杯酒干掉了。
邵惠澜从杨军手里把照片接了过来,边看照片,边扭着头看杨军。点着头说:
“嗯,像,就是像,尤其那双眼睛,还有那高挺的鼻子,还有脸颊。
挺拔的身材,就像一个模子里脱出来的”。
邵慧澜说完,调皮的摸了一下杨军的鼻子,杨军下意识的躲了一下,脸一下子全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