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列车上偶遇常红兵

常红兵往地板上弹了一下烟灰,不屑一顾的说:

“兄弟,你以为东方晓晓是什么烈女,忠贞不渝吗?她准备嫁给老八路,在农7师都快成新闻了,你在干部学校读书,对这件事不知情。听说东方晓晓嫁给老八路是有条件的,首先要恢复她在27连时的职务。把她表叔孙启民结合进师革委会。

边不知常红兵是什么想法,他把东方晓晓提的条件丢了一条,那就保释被关押的张海波。

常红兵没提,杨军却为指导员的处境鸣起了不平。

他为东方晓晓的做法感到不理解。

既然东方晓晓不管。他就应该向指导员伸出援助之手。

小主,

张海波是他来北大荒后的良师益友!现在张海波落了难。他不能不管。

想到这儿,杨军平静的对常红兵说:

“大哥,求你个事,你必须帮我这个忙”!

常红兵看了一眼杨军,说道:

“兄弟,你说吧,什么事?只要大哥能办到的,就一定帮你,你我当初萍水相逢,你把我救下。我发过誓,以后一定要还你个天大的人情”。

杨军能看出来,常红兵不是在说客套话,想了想,便说道:

“大哥,当初我们27连指导员张海波的案子,是由市政保处和你们红色瑞金造反兵团联合办的,就因为他说错几句话,你们就把把他打成右派分子,还被关押了起来,我觉得张海波的案子办得重了。大哥,你在农7师说话很有分量,我想让你回到师部后活动一下,给我们指导员一个机会。把他保释出来”。

听了杨军说的话。常红兵觉得刚才把话说的大了,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

当初揪斗张海波。是往下整农7师的师长孙启明。现在孙启民靠边站了。在揪住张海波不放就没有道理了。虽然张海波的案子是王实秋亲自抓的,凭他和王实秋的私人交情。王实秋会给他这个面子的。

现在杨军求到自己的身上,何不给杨军个顺水人情!

常红军沉思了片刻,说:

“张海波的案子是市革委会主任王实秋亲自抓的。要想让张海波彻底恢复自由比较困难。如果不声不声不响的把张海波保释出去,就等于承认师政保处把案子办错了,等于自己打自己脸。王实秋是不会这么做的,既然兄弟你今天又和我提起了这件事。兄弟,我给你这个面。我佩服兄弟的侠肝义胆。我回师部后就去找王主任,想办法把张海波。保释出来。如果实在不行,我就和王主任商量,先把张海波下放到某个农场和连队,接受知青的监督劳动。

把政保处给他定的敌我矛盾转化为人民内部矛盾。观察上一段时间,如果张海波表现良好。就解除他的监督劳动。这是目前最好的处理结果,我们的能力也只能做到这步了”。

说到这儿,常红兵拍了拍杨军人肩膀又说道:

“兄弟哥从认识你的第一天起,就知道你是个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人。张海波虽然有恩于你。你做到这步,也算对得起他了,别再为他的事操心了,哥会帮你这个忙得。来,抽烟”。

说着常红兵又把他的中华烟拿起来,抽出一支,递给了杨军!

杨军是初五的早上到达明山县城的。

在哈尔滨中转时,常红兵说要去市里看一位朋友,要在哈尔滨下车。

杨军也没说什么,叮嘱常红军回到师部后一定要先把指导员的事办了。

和常红兵阮姗姗互道珍重后,杨军看着常红兵,阮姗姗很快就消失在了哈尔滨寒冷大街上。

杨军回到明山县城后又赶上了大雪。

白皑皑的大雪把明山县城厚厚的盖了一层。

关外下雪和关内下雪不一样,关内的雪轻飘飘的落了下来,不太寒冷,有时还很温暖。

关外下雪就不一样了,从天而降大雪,十有八九是雪粒子,并且还伴随着呼啸的大风,像鬼嚎一样!雪粒子被风吹起四处乱窜。抽的人脸生疼。

火车站的人很多。基本上都是春节过后来明山上班的生产建设兵团知青,不论是男知青,还是女知青,头上都捂着一顶狗皮帽子,穿着厚重的棉衣。嘴里喷着白色的雾气,

杨军站在候车室的门口,心中犯起了嘀咕。他不知是回新海湖干部学校,还是去八一农大苏妈妈家!

他抬起手腕看了一下表,糟了,最后一趟开往新海湖干部学校的车已经开走了!

看来也只有去苏妈妈家了,和苏妈妈分开有一个多星期了。

他也挺想苏妈妈和大姨的,他抖了抖身上的雪,决定去苏妈妈家。

顺便给苏妈妈和大姨拜个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