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指导员张海波自由了!

熟悉的语气,温婉深情的眼神,妩媚动人的面颊。

杨军觉得好像是之前那个美丽温柔,善解人意的梅怡又回到他的面前

杨军甚至有想吻梅怡的冲动。

可是刚才梅怡和侯福来他们一伙在嬉戏打闹的喝酒。是他亲眼所见,那又是怎么回事?

梅怡为什么要摆出截然不同的两副面孔?难道梅怡真的有什么隐情?

这时,门外响起了汽车的喇叭声。

杨军知道,侯福来和赵金东把连里的吉普车开来了。

中午在山上林场吃饭的时候,三中队的管教干部让张海波收拾东西。

和张海波在一起劳动的二十多个劳改犯都纷纷向张海波表示祝贺。

劳改队的犯人都知道,凡是要被提前释放的劳改犯,劳改队的干部都会让他收东西。这是在告诉他,他马上就要自由了。

劳改队的犯人最爱听的就是这句话。

张海波听中队干部让他收拾东西,他不知道因为什么要释放他,但他知道马上就要自由了,他还是开心的笑了。

随中队干部一路小跑的回到监舍收拾自己的行李,完了被中队的干部送出劳改队的大铁门。

劳改队的大门口停着一辆半新的吉普车。

车上的人把手伸出来向他喊叫,张海波走过去一看,心里咯噔一下子。

吉普车上坐着三个人,司机和司机旁边的人他都不认识,坐在后面的那个人身材高大,穿着一身旧军装。脸上有道不太明显的疤痕,他认识,正是抓他来劳改队的常红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当初在农七师政保处关押的时候,这个常红兵指使他的爪牙没少虐待他。

张海波恨透了这个人。正打算走开,常红兵喊住了他。然后威严的对他说:

“张海波,我代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农7师政保处来接你回农7师。虽然从今天起解除了你在劳改队的劳动改造,由敌我矛盾转化为人民内部的矛盾。但为了深挖你思想上的反动根源,经市党委研究决定,让你去农三团26年,接受知青们的监督劳动,直到你脱胎换骨,重新做人”。

常红兵的几句话把张海波说懵头了,好半天才说:

“既然你们对我的错误言论作了定性,是人民内部的矛盾,为什么还要让我接受知青们的监督劳动”?

常红兵听了张海波的话,狞笑着说:

“张海波,你知足吧,你的问题可大可小,往严重说,你的言论是严重的右倾言论,如果没有人管你,你后半辈子就准备在长白山上种树吧。还好你有个好兄弟,如果不是杨军没完没了的和我磨叽,我才懒得管你呢”。

张海波刚才在路上一直在想,像他这样的案子,进了劳改队,基本上就定性为敌我矛盾。不可能这么快就会把他释放出去。肯定是外面有人替他活动,孙师长和东方晓晓是没有条件保释他。因为孙师长已经靠边站了,而东方晓晓又没有这个能力!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杨军。杨军是常红兵的救命恩人,也只有杨军说话,常红兵才会出面保释他,把他提前释放出来。

既然有杨军帮他说话,张海波的底气足了,他质问常红兵,那为什么不让我回27连,而是要送我去26连呢?

常红兵面对张海波的质问,仍是一脸的凶相说:

“让你去那里,不是你说了算,也不是我说了算。是师革委会的王主任说了算,你去问王主任吧”。

26连的几个连干部,张海波都也不陌生,连长李浩是六五年来北大荒插队的知青,山东青岛人,和他也算是老乡。

李浩也是在北大荒爬冰卧雪,一步一步打拼上来的知青干部。

张海波虽然和李浩没有一起共过事,但彼此间都有好感。

指导员邹建国来26连之前,是师直机关宣传处的一名干事,两人在师直机关工作时就是好朋友。

两人的性格爱好都很一致,惺惺惜惺惺。两人都是师直机关中的青年才俊。

26连副连长陈东临是个刚来北大荒一年的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