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离家太久了。

别人的孩子都生了五六七八个,他们还只能在雒阳找坤。

因此,张新便让这四百多人都留在平原,好好的再造一波小黄巾。

他则带着其余两千五百黄巾旧部,作为亲卫。

当然,这些黄巾旧部都是宝贝,轻易不能使用。

于是张新写了信给阎柔和居术,让他们调两千五百乌桓突骑过来。

青州兵方面,有一万精锐,其中三千给高顺,两千给太史慈,让他们守家。

另外五千青州兵,加上黄巾旧部和乌桓突骑,共有万人,便是此次作战的主力了。

徐州兵还有三千多人,再调万余屯田军来,凑够一万五千之数。

这一万五千人,算是辅助军,主要负责保护工匠、军医、民夫、押送粮草之类的事。

如遇大战,待主力击破敌军之后,他们也可以跟随冲锋,扩大战果。

差不多了。

再多的话,后勤压力就太大了。

古代大兵团作战,精锐士卒的数量,大致只占全军的两至三成。

有极少数的军队,可以达到四成。

张新出兵二万五千,其中有一万精锐,这个比例已经很高了。

“徐和、管亥、司马俱。”

张新开始点名。

“末将在。”三人出列抱拳。

“令你三人领三千精兵作为先锋,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至野王修筑营寨,等我大军到来。”

野王,在河内。

这里距离孟津不过百里,又有沁水流过,粮草转运容易,是张新早就选好的驻军之地。

只要过了孟津,就是北邙山。

北邙山后面,就是雒阳。

“末将领命。”三人齐声应道。

张新又让张辽和左豹统领中军,徐晃、乐进统领后军。

张牛角留在青州,统领剩余的屯田军。

于禁那边整训完徐州兵后,再跟上来。

荀攸、华佗、诸葛玄、王凌等人尽皆随军。

华歆等州吏留在州府,负责后勤。

张新自己则是带着典韦、赵云、陈琳、孙乾四人,并一千黄巾旧部,赶去酸枣会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