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微微一笑,顺手将半块还带着温度的茯苓糕轻轻地塞进了怀中的《难经》书页之间。原本,这半块茯苓糕是他特意留下来准备给宝儿当作谢师之礼的呢。
次日清晨,天色尚早,卯时三刻的晨雾如同薄纱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整个大地,久久没有散去。
此时,在慧养堂那宁静的后院之中,一片繁茂的药圃里已经整齐地跪坐着十余名年轻的弟子。
他们身着素色长衫,面容专注而虔诚,正静静地聆听着前方那位德高望重的刘来先生授课。
只见刘来先生手持一根细长的艾条当作拐杖,缓缓地踱步于药圃之间。
他那布满皱纹的脸庞犹如古老的树皮,但眼神却依旧锐利如鹰。此刻,他伸出干枯的手指,轻轻掐断了一株嫩绿的紫苏嫩芽,然后将其举到眼前,仔细端详起来。
“诸位徒儿,你们且看这紫苏的叶脉走向,能否从中瞧出些许门道啊?”刘来先生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仿佛带着一种无形的魔力,吸引着众弟子们的注意力。
“回师父,上个月码头的王把头不幸患上了缠腰龙之症。”一名弟子恭敬地回答道。
刘来先生微微点头,表示赞许,接着说道:“不错,当时老朽便是教他用新鲜的紫苏汁调配雄黄粉末,制成药膏后外敷于患处;同时再让他内服柴胡疏肝散以调理肝气。如此内外兼治,方可药到病除。”
说罢,他信手将手中的紫苏叶按压在了一尊铜人的肝俞穴位之上,向弟子们演示着用药的位置和手法。
就在这时,刘来先生忽地伸手掀开了东侧墙壁上的帷幔,原本隐藏在其后的情景顿时展现在众人面前。
原来,那里有一个名叫阿竹的少年正在专心致志地晾晒着一堆刚刚熬制好的药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