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朋友般的关系

进去第一眼,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房间,除了床,书桌,柜子,椅子以及其他地一些小饰品以外没啥了。

来到这以后条件可赶不上京都,江澈不会在学校里安排什么特殊服务,并且出入严格,校规校纪摆在这,一般只有一个月放假的两天才是自由的,学生可以到城内放松放松心情。

姬蘅对声色犬马的需求在这种环境下也渐渐被被强行压下了,而且他如今的精力都放在小说的创作上,全心全意要造就部伟大的作品。

入眼是一个比江澈大上几岁的青年,长相颇为英俊,身材修长,显然从他身上就可以看出皇室的基因十分不错。

此时姬蘅正在埋头苦读,当然不是什么正经书,而是一本民间流传的的长篇小说,他接连受挫后决定先汲取前人经验,然后厚积薄发自己创作。

这时候一般的学生都在上课,姬蘅对江澈软磨硬泡才勉强得来这个时间,每个月比其他学生多休息一天来进行自己伟大的事业,为了这个人家都不去城里找乐子了,一有空就闷在自己房间苦修。

江澈看到这一幕深深地叹口气

你要是把功夫用到课程上早他妈毕业了,至于连着补考两次都不过吗?

军校每年都有结业考试,顺利毕业的学生可以成功加入新军成为一名干部,大多是直接成为连排级,少数特别优秀者更高。

五年来多多少少也培养出上千名学生了,这些人大部分加入江澈组建的新军,少数被分到其他地方。

比如柳商和薛明锐两个人,他们就不在江澈新军中任职。

当初毕业后,因为辽东那边,孙承宗也在跟着江澈搞新军的建设,所以干脆把闲不住的柳商以及一小批人送到那边去了,因为离得近的缘故,江澈清楚这小子现在混的风生水起,连着打退好几次蒙古人的骚扰,有一次差点儿把那什么蒙古大汉的儿子追上俘虏,他把从江澈着学习到的新军建设方案完美地移植到辽东,帮助孙承宗建立了一支千人左右的新式骑兵团,全员装备江澈同款武器,也算帮忙试验了一下新军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