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和平深得祖辈的宠爱,再加上他确实天资聪颖,享有神童美名。
但是神童归神童,但始终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在考学科举的时候总是奇差一招,反正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能上去。
三岁时签字,5岁背唐诗,30岁了连个举人都没有考中。
这就很操蛋,也十分郁闷,不过不读书了,他也就从事其他行业,几年下来也积累了偌大的财富与名声。
深得二代靖江王朱守谦的看重。
只不过这二代靖江王也是个老倒霉蛋,洪武20年的时候,就被老朱强人所难禁锢在了应天城内。
洪武25年嗝屁,不过虽然嗝屁了,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被囚的宗亲,还是宗亲。
于是乎,这个王爷的权力小小的任性了一番,让他成为了他长子朱瓒仪的老师。
新帝登基,御使南巡之时,刘和平使出了钞能力花也动了关系成功升任为柳州的知府。
使了一些手段,正式成为了柳州府知府当然,在朝廷的任职程序上还有一些漏洞,暂且不提。
总之,自从上任柳州府知府以来,他是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
由于广西的自然条件,他自从上任之后便大肆发展农业,在保证口粮之后,也借着朝廷征讨安南的契机,成为大明南征军的后勤供应商。
为了赚钱,他不仅把隐藏在10万大山的那几十万瑶族苗族的各种过去被称为蛮夷的民族,全都拉了出来。
在获得了丰富的廉价劳动力之后,由靖江王府出面,与刘家相好几百年的土司世家配合之下,桂林柳州一盘棋,沿着柳江以及在10万大山之内开辟了足够规模的农庄。
在解决了口粮问题之后又村边凭借着甘蔗榨糖,给征讨安南的军队提供了充足的糖分,也赚取了不少资金。
有了地,有些人有了钱后,在处理政务时,便少了许多约束。
身为一名传统的儒家官员,他于柳州本地,不仅新办数座书院,还确保每座县城皆有一座养济院,以赡养老弱,救济孤幼。
此外,他还修筑桥梁道路,历经数年,使柳州当地的基础设施及水利工程皆得以实现。
目前,柳州的财政报告连续数年在政绩方面都是上佳水平,给朝廷上交的税收一度超过了广西的首府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