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马无隔夜草不肥

当年李世民攻打高句丽,得胜回朝,到了幽州一看,足足有五万高句丽人正在被发卖。李世民动了恻隐之心,直接掏钱全都买下,并给了这些高句丽奴隶自由民的身份。

这些奴隶哪来的?

还不是前线大军一路攻打,一路捉拿,然后被奴隶商人一路转卖出去的吗?

“太尉请看,这是武兴军一路掠来的好东西。”唤作赵昶的奴隶商人引着刘淮等人,如同献宝一般,扒开一堆皮子,露出其中硕大的木箱。

将木箱打开之后,其中金银财帛聚拢成堆,朱玉翡翠琳琅满目,各种还沾着血的金银首饰俱全,让人眼花缭乱。

“这十辆大车看似都是皮子,之下的箱子中却都是金银财货,此时都献给太尉你了。”

刘淮只是扫了一眼箱子,连上前查看的心思都没有。

一路跟来的将领,也只有石七朗显出渴望之色,其余人也都是面露不耐,甚至张白鱼干脆上前翻检起皮子来,似乎这些臭烘烘的毛皮要比金珠银器贵重得多。

这世道乱糟糟的,武力才是一切的保障,有兵什么都会有,区区金银,如何能让这些大将迷眼?

“赵昶我问你。”刘淮指着那些金银说道:“这些金银都是谁的?为何会在前线大营?不应该是在沂水县才对吗?”

赵昶见刘淮问到重点,绿豆小眼一转,方才说道:“太尉真是慧眼如炬。其实小老儿还有一项买卖,就是将财货分送各个军兵的家中,并且收取一定的钱财。”

刘淮默然点头。

虽然在十二世纪见到邮政业的雏形让他有些惊讶,但经历了许多事情之后,刘淮已经不敢把古人当傻子了。

古人哪怕不知道历史发展方向,也会发明一些让生活便捷的新兴事物,就比如这些随军商人开的票据,规模再大一些,就相当于发行纸币了。

“赵昶,你莫要忘了,你现在是我军的俘虏,什么金银财货,杀了你,自然也都是我军的。”刘淮接过张白鱼扔过来的一张皮子,仔细看了看,发现应该是一块牛皮,而且是背部的坚硬皮子,虽然做不成衣物御寒,却还是可以做成皮甲、护腕之类的甲胄的,不由得连连点头。

“我这个人,最看不上丧尽天良的买卖,能杀之时我是一定要杀的,你最好能拿出点我不知道的东西来买一条命。”

“太尉饶命啊。”赵昶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叩首,心中惶恐之余将蒙恬镇国的八辈祖宗骂了一个遍:“太尉,俺们不想害人,只是做些辛苦买卖,行些道路而已,如何就成恶人了?太尉,若是有俺们,军兵还能看在贩卖出钱财的面子上,多多怜惜无辜者的性命,若是没有俺们,官兵……金贼说不得就会直接杀戮不停手了。为奴为婢,好歹也算是一条活路,总比直接死了要强。太尉,恶的不是俺们,而是这个世道!”

跟在刘淮身后巡营的诸将神色各异,其中王世隆有些怒意,刚想要说些什么,刘淮却已经抢先呵斥出声。

作为资深键政,刘淮根本不怕任何人在这里玩嘴皮子:“你说的如同你是受害者一般,可你却忘了,正因为有你们这些助纣为虐的奴隶贩子存在,金贼可攻可不攻的村镇变成了一定攻打;可掠可不掠的州郡变成了一定掠夺。正因为有你们存在,让人口贩卖有了利润,才使得整个奴隶生意有了市场。有了蓄奴的富户,自然就会有了掠奴的贼人!”

赵昶闻言难以抗辩,只是叩首。

“所以,你自己觉得还有什么言语能买命,现在就说出来吧……”刘淮将牛皮扔回到车上,扶着刀说道:“若不能戴罪立功,我们忠义军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话却也不是白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