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愿以丹心照明月

说着,刘淮看向了军议的主持人陆游。

陆游会意,当即说道:“同意统制官刘淮三面出击计划的,请举手。”

除了第一次参加这种军议的开赵等人犹豫了一下,其余人立即就高举起手来。

几乎是全票通过。

这倒不是说刘淮的计策有多么多么伟大正确,而是因为这些天忠义军内部已经争吵过许多次了,大家不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更是明白了别人的立场,根本就是不可调和的。

现在刘淮能拿出这么一套满足各方利益的方案,并且具备一些可行性,就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当然,这其中还得需要张荣的配合,但终归有了个大致方向。

刘淮点头:“接下来,给大家两刻钟时间考虑,从前军开始,请诸位按照顺序,来到帅帐中,说出自己的想法。”

说罢,魏胜、陆游、刘淮三人回到了帅帐,静静等待。

前军四名统领的意见其实很一致,他们都十分相信刘淮,既然刘淮做出了南下的决定,罗慎言、张白鱼等人自然也会跟着刘淮走到底。

与之做出同样决定的是右军张小乙等人,原本刘淮还以为这支以东海起义为主干的军队会极大的概率拒绝南下。

毕竟金国虽然跟东海人都深仇大恨,但宋国也是将他们拒之门外,不止无恩,而且有怨。

然而右军的军官则是纷纷表示,既然飞虎郎君亲自统军南下,为了报答魏公的恩义,那么他们将听从指挥,奋力而战。

必须要指出的是,如果是魏胜决定统帅全军南下,彻底弃了海州,那么右军肯定就不会这么痛快了。

而就算是魏胜与刘淮分兵,魏胜南下,刘淮留守,那么右军也得留一些骨血守在山东,避免全部葬送在淮南。

但现在是刘淮统军南下,那么张小乙等人就没有顾虑了。

刘淮也不会保证所有人都能活下去,只能保证死去的人能死得其所而已。

只是拥有这项权利,就足以让张小乙、李秀这些人追随他到底了。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想要南下作战。

左军的董成就表示出了为难。

因为左军一直驻扎在海州,游离在主力之外。攻打沂州,对战武兴军等一系列硬仗他们都没有参与,自然也就没有得到锻炼。

而且这也导致了左军与忠义军主力的离心。

这倒不是说他们就不会听从魏胜的命令,而是说如果真的到了生死相搏,水里来火里去的时候,他们很难主动为了战略目标赴死。

别的不说,左军有两名统领官甚至是在海州招募的,没有并肩作战过,他们又能如何心悦诚服死心塌地的相信刘淮描述的愿景呢?

与左军相同的,还有后军。

后军的张青倒是愿意随刘淮南下,但是开赵、郑云等人基本都是开山赵起义的残部,他们却是很难心甘情愿的为宋国去拼命。

而中军则复杂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