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明辨秋毫识军情

“额……”韩成栋稍稍犹豫了一下。

刘淮直接抡起瓜锤,砸在了对方的肩膀上,将其的肩胛骨与锁骨砸得粉碎。

“啊!!!”韩成栋疼得惨叫出声,并且剧烈抽搐起来,后方控制他的飞虎军将士竟然一时间摁他不住。

其余两名被俘金军见状,忍不住扭过头去,不敢再看这一幕。

“把他们脑袋给我扭过来,让他们看!”刘淮大声下令,随后直接将沾着脑浆的瓜锤锤头塞到了韩成栋嘴里,将其惨叫声都堵了回去:“小子,爷爷再问一遍,尔等大营在何处?一共多少人?其中多少战兵?又有几人披甲?是哪支兵马?现在能回答了吗?”

韩成栋忍着剧痛慌忙点头。

刘淮将瓜锤从对方嘴里抽了出来,并在其身上擦了擦。

“大营在东采石,浮桥东端。只有一个猛安,是武平军第一猛安。一共……一共有一千两百多人。”韩成栋额头布满了汗珠,强忍着疼痛大声说道:“战兵有八百人,全都是马军,五百甲骑,三百轻骑。还有四百多的签军民夫。”

听到第一猛安四个字,刘淮的嘴角抽动了一下。

武兴军第一猛安给他的印象太深了,在遭遇埋伏的情况下,依旧困兽犹斗,给兵力占优的忠义军以极大杀伤。

同样是一路正军的精锐,哪怕武平军第一猛安要差一些,也算十分棘手了。

当然,如果靖难大军全军抵达,修整两日之后,以五千人攻过去,这几百金军再能打也是抓瞎。

但关键就是,金军主力也在急速赶来,大家的脚程都是差不多的,靖难大军抵达的时候,金军主力基本上也就要到了。

若非如此,刘淮也不至于着急忙慌的带着精骑,凭着一路掉队与非战斗减员也要抵达采石参战了。

刘淮思量了片刻,放过了韩成栋,用瓜锤指向了第四名俘虏:“你是女真人?”

第四名辫发俘虏恭敬点头:“禀太尉,是的。”

“叫什么?”

“撒合辇。”

“你们在渡口有多少人?何人统军?”

“……一千二百人在东采石,行军猛安唤作阿里刮。”撒合辇老实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