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贾诩未投曹操日

就比如虞允文,当蜀地士大夫被打压的时候,他确实出不了头,但只要宋国想要用蜀地士人,虞允文就是谁也绕不开的一个坎。

不用他,蜀地士大夫中还有谁正当壮年,能撑起场子?

不用他,蜀地的后学末辈该怎么上进?

不用他,让蜀地士大夫怎么相信有政治前途?怎么安心为朝廷卖命?

这样的政治眼光,完颜阇母等金国开国之人自然也有,对于他们来说,石皋与石琚就是代表幽燕以南广阔汉地士族豪强的最好人选。

金国如果想要用怀柔方式统合被征服的汉地,那么石琚几乎就是宰执的最好人选。

但这几乎跟完颜亮所实行的以猛安谋克户控制中原的战略是完全相悖的。

也因此,石琚这名公认的宰相之才即便已经年至五旬,也依旧只是个吏部侍郎罢了。

当然,如果按照真实历史的发展,石琚很快就会时来运转了。

在完颜雍继位之后,为了稳定汉地形势,对山东河北等一系列义军进行了安抚与招降。作为具体的执行人之一,石琚的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不过两年就坐上了尚书左丞的位置,进入了宰执序列。

有这样的身份背景,完颜福寿见到石琚时如此作态也就不奇怪了。

石琚见到完颜福寿跪倒在自己面前,面色纹丝不变,只是用目光冷冷扫向了完颜布辉、卢万家奴、高中建三人。

三人皆是一愣,复又会意,立即同样跪倒在地,口称拜见天使。

到了此时,石琚方才点头:“奉监国太子旨意,尚书令张公遣我来问,曷苏馆路的猛安谋克户为何不听从枢密院的命令,迁往益都府,难道是想要谋反不成?”

完颜福寿心中一颤,随后又是一动。

首先,石琚此番前来是奉监国太子的命令,这其实是放屁,太子完颜光英才十二岁,即便早慧,朝中重臣也不可能将国家大事托付于这样一个小儿。

这必然是当朝尚书令张浩的指派。

但无论如何,这都不是来自完颜亮的呵斥,也就说明完颜福寿等人抗命回到辽东消息还没有传到完颜亮手中。

具体原因无所谓,前线胶着也好,局势混乱也罢,只要没有身为皇帝的完颜亮直接命令,无论是太子还是尚书令都没办法对身处辽东,部众众多的曷苏馆路猛安下手。

真要逼反了曷苏馆路算谁的?

其次,完颜福寿与石琚交游还算是深刻,知道此人不是凡人,更绝不可能是个糊涂蛋。

完颜福寿等人一路上把拥立完颜雍的口号喊得山响,一点都不带遮掩的,石琚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而且山东局势原本就危险,曷苏馆路两万户退回辽东就相当于把山东统军司也卖了,如今山东是什么情况,即便没有确切消息,完颜福寿也大约能猜出来。

然而石琚只是问曷苏馆路猛安为什么要撤回辽东,甚至都没有提卢万家奴与高中建!

这让完颜福寿心中有了一丝别的念想。

“回天使的话!不是俺们不想去山东,而是实在是控制不住部众了!”完颜福寿伏地说道,随后则是一阵连连诉苦,说什么冬日难行,老幼伤亡惨重,故乡难离,上下无法齐心,外加山东河北动乱等等一系列原因。

总而言之只有一句话,不是我们不想去山东,而是客观困难太多。

石琚静静听罢几人诉苦,起身说道:“既如此,你们就写一封文书,我自带回朝中。”

说着,石琚上前,笑眯眯的将四人扶起。

到了这个时候,石琚就不再是代表朝中权威的天使了,而是朝中同僚了。

完颜福寿再次暗自松了一口气。

然而没等完颜福寿寒暄两句,拉拢一下感情,石琚就笑着说道:“既然无事,那本官就回辽阳,等待诸位的自辩文书了。”

完颜福寿闻言大惊,也顾不得其他,直接抱住了石琚的肩膀:“子美兄,我们今日在石城进退不得,还望智者能给我等指条明路!”

其余三人也反应了过来,又纷纷跪下,这个抱腿,那个抱腰,瞬间就让石琚满身大汉。

“诸位,诸位。”石琚哭笑不得:“我一个文弱书生,哪里能禁得起你们几名大将的折腾,且放开我,将你们的疑难讲来,我必然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

复又争执与求饶了几句后,完颜福寿方才放开了石琚:“子美兄乃是天下智者,又是长者,若不是真的走投无路,我是真的不想出此下策。”

石琚闻言摇头失笑,下一句话就让完颜福寿等人见识到了什么才是顶尖的政治家:“那我就给你们指出一条明路。现在就各自率亲卫,汇聚成五百精骑,去寻左丞与曹国公,就说要军前效力,与契丹反贼作战。至于抵达之后,一切听曹国公的即可。”

完颜福寿一愣,随即有些气馁:“可是左丞有言,若我等敢逾石城一步,就是与左丞、曹国公还有完颜总管、纥石烈都统为敌。我们……我们确实不敢。”

石琚伸出一只手指在完颜福寿面前晃了晃:“福寿,如果我猜测不错,左丞的原话应该是,若是尔等率大军过石城,就是与他们为敌。可你们率大军过石城了吗?五百骑难道也算大军吗?”

完颜福寿再次呆愣片刻:“可是子美兄,这固然是言语上的漏洞,可即便有这个漏洞,又能如何?或者说,我们几人率五百精骑抵达军前,又有什么用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