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待遇,简直连奴隶都不如。
现在大金朝廷让他们去蒙古那边,那就去呗。
给谁当奴隶,不是当啊?
他们的待遇已经降无可降了,去给蒙古人干活,日子过得更好都说不定!
所以,工匠和他们的家属们,都是乐呵呵的走入了蒙古军的大营。
这么多?
当梁堂将大多数工匠卖给蒙古人之后,就连赵朔都有些傻眼。
近两万三千名工匠!
制作宫廷器物和奢侈品的能工巧匠,两千零四十七人。
制造铠甲、刀枪、弓箭、抛石车、神臂弓等军械的工匠,三千四百五十六人、
专门纺织布料、制造衣物的工匠,七千一百三十七人。
制造农具的工匠,三千五百四十二人。
制造米、醋、酒、漆、陶瓷、纸的工匠两千六百四十一人!
印刷、建筑、车船建造、殡葬器物建造三千六百四十二人。
连同这些人的家属在内,总共是十二万人。
不过,仔细想想也不奇怪,中都城内百万军民百姓,难道还能有农民不成?
除去那些达官显贵和驻军,可不就剩下他们的家眷,一些服务业人员和工匠了吗?而且,皇帝出于安全考虑,势必会将全国大部分工坊,放在国都。
好吧,那就算账吧。
总共二百四十三名工匠,被赵朔认定为高级工匠,每个人一千两银子,总共抵了二十四万三千两白银。
剩下的工匠,抵了两百二十四万两白银。
他们的家属,抵了差不多两百万两白银。
这就是四百五十万两白银了,光银子就还差两千五百多万两呢!
金国继续送!
黄金送了一百六十八万两。
白银送了四百六十七万两。
铜钱送了一千四百五十六万贯。
绢、缎、锦、绫、罗各百万匹,马、驼、驴、骡各两万头,金国已经凑齐了。
其他的布帛和牲畜,就可以用来抵钱。
另外,中都城内,还有无数奇珍异宝。
算来算去,还差黄金八十六万两,白银五百四十二万两。
那没办法,只能用女真女子抵数。
一个女真贵女算五百两黄金,一个平民女子算两百两白银。
总共一千三百二十六名女真贵女,以及两万五千六百三十七名女真平民女子被送进了蒙古军营。
这还差近二十万两的黄金,还有三十万两的白银呢。
梁堂着急的都要哭了。
他向铁木真表示,中都已经被他搜罗一空。如果继续送女,就必须动军中将校和国家重臣的女眷了,非得哗变不可。
铁木真得了这么大笔的财富,早已心满意足。
他非常大方地宣布,这些欠款就用四位金国公主抵了,梁堂千恩万谢的离去。
四位公主,铁木真当然不能全都要。
这次蒙古出征金国,功劳最大的人,当然是成吉思汗铁木真。
铁木真以下,就是驸马赵朔、木华黎和术赤。
干脆就这样分了吧。
铁木真有句名言:“凭生最大之乐,即在胜敌、逐敌、夺其所有,见其最亲之人以泪洗面,乘其马,纳其妻女也。”
金人不想送出嫁的公主,铁木真偏要纳金人已经出嫁的公主为妾。
当即,铁木真将完颜永济的长女郑国公主,纳入了后宫。
木华黎在三名功臣中年纪大,铁木真将完颜永济的二女儿德宁公主赐给了他
术赤受赐完颜永济的三女儿嘉安公主。
赵朔年纪最小,受赐完颜永济的四女儿歧国公主。
另外,必须说明的是,在历史记载中,这位歧国公主是嫁给了铁木真的。
当时,蒙古人兵力不多,绝对破不了中都,铁木真也只能要没出嫁的公主了。
最终,他选择了歧国公主。
这位歧国公主不仅长得非常漂亮,而且性格温婉,善解人意。鹅湖逸士在《老狐谈历代丽人记》记载道:“金卫王之女岐国公主,仪容婀娜,丰韵嫣然,妍秀而共见为丽。”
成吉思汗得到此女之后非常高兴,在洹水西边的草原专门为她修筑了巨大的斡儿朵行宫,举行了长达七日的大型宴会。从那以后,金国少了一个“歧国公主”,草原上多了一个“公主皇后”。
后来,这位“公主皇后”在蒙古的颇有地位,曾经接待过长春真人丘处机。
蒙古将要覆灭金国时,歧国公主曾经劝过当时的蒙古大汗窝阔台念两国亲近之好,允许金国纳贡称臣。尽管窝阔台没听,但是能和窝阔台说得上话,这位公主的地位可见一斑。
不管怎么说吧,这位岐国公主,现在成了赵朔的女人。
赵朔见了“岐国公主”之后,才知道她的名字叫完颜宁迦。
果然温婉娇艳,皮肤洁白如羊脂,双颊带着轻微红晕,显得气血盈足,令人垂爱。
在历史记载中,这位岐国公主享寿颇高。当阿里不哥在和林自行即位的时候,都尚在人世。
寿命高,说明基因好啊!
历史上铁木真得到公主的时候都年过五旬,而且女人太多,不能让公主生育并不奇怪。
赵朔让她为自己生下优秀的后代,则不成问题。
只是蒙古人是提前三年攻金,岐国公主现在年纪还小,还未长成,赵朔决定先养一养再说。
分完了公主,就该分其他战利品了。
按照之前的约定,铁木真分三成,赵朔分一成。剩下的六成,才是所有蒙古将士,按照功劳来分,这里面也包括赵朔的。
这次围攻中都,大家的功劳都差不多。
那就以人数为基础来分吧。
巴鲁营只能按照正常战士的三成分战利品。
那些新降人的战斗力不强,肯定不能和草原战士比,经过仔细讨论后,他们算正常战士的六成。
综合算下来,赵朔能分的的战利品是中都总战利品的三成一,这可以说非常多了。要知道铁木真也就才分了三成八。
豪华的战利品,让赵朔都感到倒吸口气的程度,这些战利品分别是:
黄金五十二万两!
白银一百四十五万两!
铜钱四百六十五万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