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章 让西方血流成河!

至于说棉花种多了,没有足够的口粮怎么办?

完全可以从西夏买嘛,西夏不给就打!

而且,摘棉花太费人手了,这些新疆地区的蒙古贵人们,已经蠢蠢欲动,看能否找个理由,再打西夏人一下子,掳些奴隶来摘棉花了。

陆子布还在草原上推广文字。

非但如此,他在草原上已经待了六七年了,很有几个忠心耿耿的弟子,跟随他一起推广。

只是陆子布往南宋写了几封信,邀请其他文人前来草原,跟他一起推广文字,一个答应的都没有。

也许那些人,直到赵朔饮马长江时,才会明白自己错过了什么。

辛褎的确在花剌子模干的不错,赵朔将他招到了呼伦贝尔大草原,问他想干什么别的职司,还是继续经商。

辛褎表示,他当然想为赵朔效力,而不是赚多少钱财。不过,商队其实不仅仅是商队,而且是最为方便的秘谍。如果赵朔有意的话,可以先给他些支持,在花剌子模试试手。如果干的好了,再回来为他效力。

大宋皇城司?

金国近侍局?

大明锦衣卫、东西厂?

清朝粘杆处?

这辛褎有点东西啊!

赵朔当即给了辛褎黄金五千两,以及五十个人,让他在花剌子模便宜行事。

辛褎只是想在花剌子模试试手,但赵朔却知道,恐怕用不了几年,蒙古和花剌子模之间就会产生一场旷世大战。现在的辛褎,就只是他下在花剌子模的一步闲棋。

总而言之,这三年来蒙古都在休养生息,一片生机勃勃。

而中亚地区,却是一片混乱了。

屈出律这个西辽驸马,勾结西辽藩属西喀喇汗国与花剌子模国,三家共同出奇兵,包围了西辽可汗直鲁古的王庭,直鲁古无奈投降。

屈出律正式成为西辽可汗,和西喀喇汗国和花剌子模国定下了三家瓜分中亚地区的计划。

然而,西辽原本的藩属国东喀喇汗王朝不服。

屈出律派遣西辽大军攻打东喀喇汗王朝,烧毁牧场,抢掠牛羊、妇人,杀光看到的一切男丁,将东喀喇汗王朝国都外的一切地区,变成了一片人间地狱。

两年过去,东喀喇汗王朝终于支持不住,选择投降。

屈出律将西辽国都,迁到了喀什。

此举令花剌子模大为愤慨。

因为东喀喇汗王朝和花剌子模一样,是信仰伊斯兰教的,而屈出律和他麾下的西辽大军是信仰佛教的。

于是乎,之前的约定全部作废。

花剌子模不仅与西辽转为敌对,而且灭掉了西喀喇汗国。

所以,现在蒙古的西方是西辽,西辽的西方就是强横一时的花剌子模了。

……

公元1215年,六月十八。

清晨的阳光穿透薄雾,照耀在哈尔喀贵城上,给整个城市染上了一层金辉。

赵朔从沉睡中醒来,身旁是肚子微微隆起,身上不着片缕的华筝。

怀孕后的华筝因为营养好,更加的白皙风韵。

赵朔同样没有穿衣服,他强壮健硕的身躯上,满是清晰的肌肉线条,十数年的征战,让他强健的身体上留下了不少痕迹,刀伤、箭伤、

刺伤。这些伤口让他肌肉分明的身体,更添了许多野性和魅力。不过说来奇怪,他并没有任何的不适和暗伤,也许是这具身体天赋异禀吧。

赵朔轻轻地抽出胳膊,准备穿衣。

不过,孕妇的感觉是非常灵敏的,还是惊醒了华筝。

夫妻俩目光对上,相视一笑。

然后赵朔便低头在华筝脸颊印了一下,顺便动手动脚起来。

当夫妻俩起床洗漱完毕,外面的薄雾已经被太阳彻底驱散。侍女们也已经把早餐准备好了。

小赵赫正是贪睡的年纪,现在不用管他。其他子女,早餐都是跟着各自的母亲一起的。中午赵朔经常出去巡查不会回家吃饭,也和早餐是一样的安排。唯有晚餐是赵家的正餐,一家人才会一起用膳。

“驸马、公主请用。”

四名女真侍女躬了躬身子,退了出去。

一盘切好的烤羊腿旁边放着放着一碟野韭菜花酱,一盘刚刚揭下来的奶皮子,一碗炖牛肉,两个饼子,还有一壶热气腾腾的奶茶,就是华筝和赵朔今天的早餐了。

吃罢了早餐,赵朔骑上金闪闪,叫上了格日勒,在三十名黑骑的护卫下,来到了工坊。

这次视察没有事先通知,直到离着孙威办公所在还有二十米,孙威才急急忙的迎了出来。

“孙威参见驸马!”孙威明显有些紧张。

“不需紧张。事先通知你们的视察,是看看你们最好能做到什么样子。我这次临时来看,是看看你们平时是什么样子。纵然有些小纰漏,也不会怪你们的。”

“是是是。但不知驸马想看哪个工坊?还是都转一遍?”

“主要是看看铁器工坊,头前带路吧。”

“是。”孙威一边走,一边介绍道:“如今,用乌兹钢装备的长枪和大刀、单面重斧,已经生产了共十四万件。驸马发下去了十万件。还有四万库存。所以,我们最近减少了产量。铁器工坊的大部分工匠,生产甲胄、弓弩和棉甲了。”

“嗯,棉甲现在生产多少了?”

“现在有五千三百多具,都是按照驸马吩咐的样式制作的。”

赵朔要生产棉甲,当然是一步到位,完全按照清朝成熟棉甲的式样制作了。

先将采摘的棉花打湿,反复拍打,做成很薄的棉片。

然后,把多张这样的棉片缀成很厚很实的棉布,两层棉布之间是铁甲,内外用铜钉固定。

这种棉甲不对火器的防御效果非常好,还有很强的防寒的作用。

不过,现在还不是棉甲大显神威的时候,赵朔最关心的还是用乌兹钢制成的刀枪。

其实,乌兹钢和华夏的炼钢路线,是完全不同的。

这个时代华夏主要用两种办法炼钢,一种灌钢法,是将熟铁和生铁混合在一起进行冶炼。这种办法的优点是钢材的产量很高,缺点是质量比较一般。

另外一种,则是百炼钢法,通过反复加热和锤打生铁,逐步去除杂质,提高钢材的质量。

而乌兹钢的冶炼方法,则是坩埚炼钢法。将特定的辅料和铁矿石,先在一个坩埚里面制成粗钢。然后,再将生铁、熟铁和一些富碳材料加入,进一步冶炼,得到乌兹钢。

而且,乌兹钢所需的矿石产自天竺,赵朔这里是没有的。

不过,所谓钢材嘛,本质是调整含炭量。再加上一些其他材料,调整钢材的性质。

这个基本原理赵朔是知道的。

他提纲挈领的指导了哈里什一番,再加上那些来自中都的优秀铁匠的帮助,哈里什终于在一年半以前,练出了符合要求的乌兹钢。又经过一年半的生产,赵朔麾下的部队刀枪都换成了乌兹钢的制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