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新的工头

锁情扣 追风总会疯 2462 字 20天前

见赵樽和韩蕾来了,肖正飞连忙起身行礼。

“王爷,王妃。”

“嗯!怎么样了?”

赵樽点了点头,看了一眼稀稀拉拉的应征者,眉头紧蹙。

“哎!三天了,只招募到三百多人。”肖正飞叹了口气,随即解释。

“如今北关军营早已征走了大批青壮年,村里剩下的多是老弱妇孺。即便还有几个青壮年,眼下正值农忙时节,他们都在田里忙着耕种,哪有时间来应征?”

赵忠听罢,心中不禁一沉。

他转头看向韩蕾,见她也是一脸凝重。赵樽心中忍不住暗想:照这样下去,何时才能组建起一支像样的军队?

他沉思片刻,对肖正飞说道:“先招够五百府兵就开始训练吧,其他的我们再想办法。”

韩蕾点了点头,附和道:“也只能暂时这样了。训练府兵也需要一段时间,我们得抓紧。”

这时,韩蕾忽然灵机一动,对肖正飞说道:“不如,你顺便连民夫和会养猪、养鸡的师傅一起招募吧。反正有赵樽负责圈地,附近又有曲临江,我们可以先把养猪场、鸡鸭场都搞起来,定期改善大家的伙食。”

肖正飞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喜色,连忙应道:“好,那就一起招。”

赵樽也觉得韩蕾的建议可行,紧蹙眉头才稍稍舒展。

“你打算把府兵的军营放在哪里?”韩蕾转头看向赵樽。

赵樽想了想,目光投向远处的水泥厂方向。

“就定在水泥厂附近吧,包括养猪场和鸡鸭场一起。那边人烟稀少又发展得快。而且挨得近,有什么事,随时都可以往来。”

韩蕾点了点头。

水泥厂那边荒地很多,加上那边的项目都将会是封闭式管理,在那里练兵再好不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正飞,我们现在人手太少。你这边要大量的招募工匠和劳力。”赵樽的话语里有着明显紧迫感。

“是,王爷。我已经派人去附近的村庄张贴告示了,应该很快就会有消息。”肖正飞答道。

现在从零起步,人员是赵樽和韩蕾最伤脑筋的事情。没有人,一切都等于白说。

“无论如何,我们得加快进度。正飞,你这边抓紧时间,无论招募到什么样的人手,都立刻安排他们去水泥厂报到。”

肖正飞恭敬应道:“是,王爷。”

与肖正飞沟通好后,赵樽将韩蕾扶上锦耳骢,自己也利落的翻身上马,坐在韩蕾的身后。

两人策马朝着水泥厂的方向奔去。这时,扶风县县令顾长风,听守卫禀报说苍州王亲自来了,才刚刚急匆匆的赶出来迎接……

水泥厂这一大片区域,如今是赵樽重点发展的区域。无论是建厂、修路还是练兵,都从这个地方开始。

赵樽深知,只有将这片区域发展起来,才能向更远的地方扩展,也才能为他们的计划打下坚实的基础。

进了水泥厂,赵樽环顾四周,却没有看到杨启全的身影。他皱了皱眉,问一旁的民夫:“杨启全呢?”

民夫停下工作,恭敬地回答道:“回王爷,杨师傅的窑炉修建完了,已经在试着点火烧窑了。杨师傅他们去矿场那边修路去了。”

赵樽点了点头,心中略感欣慰。

按照韩蕾的工作安排,由张二狗用三蹦子拉着工匠们去了采矿厂那边修路。

水泥厂里,一些民夫在准备烧制水泥熟料,一些农夫在远处的空地上排队跟老孟学习试驾三蹦子。

一切都进行得井然有序,这边有赵樽新选出来的工头杨大柱和两名会烧窑的师傅看着,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赵樽走到杨大柱身旁,拍了拍他的肩膀,问道:“大柱,这边进展如何?”

杨大柱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指了指燃得红彤彤的窑炉,咧嘴而笑。

“王爷,一切顺利。第一批熟料很快就要烧制成功了。”

赵樽满意地点了点头,目光中带着赞许:“很好,你干得不错。”

杨大柱憨厚地笑了笑,语气中带着一丝自豪:“王爷放心,我一定不负所托。”

赵樽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心中不禁感慨。

杨大柱是杨启全的儿子,本在大户人家干活,被他爹叫来了这里。

虽然他的手艺不及他爹那般精巧,但干活踏实负责任,又特别爱专研一些新奇的事物,有上进心。

所以,赵樽选了他做新的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