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血同源

青云焚骨 司臾 1324 字 1个月前

苏诫看着形容神态与从前判若两人的池胤,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怪异。

此种怪异似乎不仅是因他的形貌气质,更令他感到不对劲的,是他看他的眼神。

——他看他的时候,眼光里没有亲友故人久年重遇的惊讶喜悦,也没有如云渡第一次见苏诫时的满眼敌意。

他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无悲无喜,无爱无恨的平经常,略带一丝强装和善的冷漠。

好像他在他眼里如草芥一般不值一顾。

苏诫还想着,见到了寻觅多年终相见的故人,无论彼此经历了怎样的苦难都需要一个热泪盈眶的拥抱,表达数年来的思念。

却当看见池胤眼里射出的那道万物莫近的冷锐的目光后,他想拥抱他的念头悄然散去了。

两人对视良久,池胤率先开口:

“明堂彩珠晃人眼,侍帝快刀断柱梁。即使远在深山,苏指挥的威名谁人不知?指挥使别来无恙。”

平和的语调里夹杂着欲隐欲现的鄙夷。

苏诫知道他心里对自己存着某种怨,是以即便听出了他言语里涌动的暗流,也不说什么,只微笑着道一句“阿胤,好久不见”。

从前,池胤都是敬称苏诫为“世兄”,态度无比的好,从无一次蔑视他的举动,如今他话里话外带着利刃似的,云渡想听不出都难。

苏诫奸佞背后的忠义目前鲜有人知,才相逢的池胤铁定是不知。

池胤是个有礼有教,有情有义,嫉恶如仇的人,所以才会对大奸大恶的“苏贼”有如此态度。

云渡太理解了。

只此刻情形,她还不好向胞弟解释苏诫受外祖赋命,笔书山河之事。

为不让气氛继续僵化,她于是赶紧打圆场,说天将黑,有话不妨到了住处坐下来慢慢谈。

……

话说六年前,也就是云、池两府遭祸的那一年,云渡使计越过层层禁防,只身闯入牢狱与孪生胞弟互换身份,助他逃离监禁,给他以最大的生还机会,她则留在狱中,欲与心上人共担生死。

彼时,池胤确也在长姊缜密诡谲的策划下成功离开了京都,走水路往南行了一夜半天路程。

当他于沿途一小镇外弃舟,准备换途往西,去西疆寻求父亲军中友人庇护,不料才走出几步,胸口突然剧痛无比,当即倒在了地上,在黑云滚滚雷声轰鸣的昏闷空气中失去了意识。

再醒来时,他躺在深山林间的一座泥墙小屋里,是一个年近五旬的男人救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