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风评都知道外国空气香,外国月亮圆,外国人要求高,所以你厂子能做外国人东西的,说明你能力强,买你们厂子品牌东西准没错。
那些没接到外贸订单的,不一定真正实力差。
可民间就认为你不行,那能怎么办?
何况,如今华夏和那些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外国比,真的落后到骨子里。
唯一比人家牛逼的,也就这个时代人的精神面貌与社会风气。
至少大家都是昂扬的,向上的,阳光的,善良的,淳朴的。
哪里和外国那些人一样,物质,世俗,阶级,就是在华夏的反面典型。
这也是如今民间宣传风气上,华夏唯一能盖过人家的地方。
话说回来,这也是如今金匮制灯厂情况极其不好的原因之一。
“几位师傅,这次就帮帮忙,人家也是付了钱的。”
杨澄禄忍着尴尬,强行插入话题,拿出了七十五块钱分给三人。
每个人一下得了二十五,脸上立马挂起了笑。
“人家一共给了八十,这五块钱,就当是材料费。”
他把单子之类的明明确确摆出来,让人清清楚楚。
“小杨啊,你一心为公是好的,我们也不是不愿意做。就是我们个人赚的再多,又能怎样?不是我们说话难听,是眼下厂的情况实在不好。这种事,你交给我们就行了,剩下厂里的运营,才是你这总经理该想的。”
杨澄禄连连点头称是。
在他当这总经理前,三个老师傅就是厂里的大师傅了。
别说他,就连他爹也得客客气气的。
说是总经理,其实相应的只有运营权。
剩下如何制作什么,他基本插不上话。
硬着头皮当孙子,连声称是后,把这事给盖过去了。
只是在厂里,总经理利用职务之便,做人情生意的风声还是传了开。
即便很多人知道杨澄禄把单子钱都分给了老师傅。
可图啥呢?
一笔单子八十块,五块钱材料费归功,剩下三个老师傅每人二十五,杨澄禄这夹在中间挨骂不说,啥也得不到。
所以,图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