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发展,就是要利用这些生产资料进行生产。
生产的目的是什么?
是让全村村民温饱么?
只是温饱么?
许灼觉得不止这样,温饱只是基础,有没补丁的衣服穿,有干净通水电的三代房住,每个人有稳定收入,每个人可以接受更高等教育去做更大贡献,受教育能力有限的也能有力出力地去贡献和赚取收益,然后是老有所养,幼有所依,病有所医,少有所学,等等。
想要完成这些,就得发动全村人进行“有效生产”。
目前来看,全村人几千人,具备那么多土地,其实生产力是过剩的,即便没有现代化机械参与,劳动力都过剩。
等回头村子建设好了,引入更高效的机械,耕种效率提升百倍……
那可以想象,劳动力会过剩成什么样。
如何利用过剩劳动力去产生更多价值,来完成村子建设目的,这就是关键。
那么,就从各个领域出发,来划归生产,就是重中之重。
首先,村里要成立各种各样的生产项目,农业的也好,工业的也罢,比如钣金厂,比如手套厂,比如副产品、零食生产,比如建设小组等。
这些项目,每个项目都必须是长期性的。
如果项目由个人提出并且提交了完整的计划书,那么这个人可以作为村的相关项目组长,能力不足可以从事开发或指导,管理交给他人来。
各种各样的项目,无非划分为工农商之类。
每个大类别都要有相关的监管部门,这就是组长级以上的委员级。
委员级相当于维持秩序,解决客观问题的上级部门。
除了委员级往上,不再有村长,而是正协调员,用于协调各个部门工作,比如开会时决定项目通不通过,资源分配协调等。
所有委员要兼副协调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