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创新的火花

第254章 创新的火花

回到驿站后,林尘和谢婉迫不及待地翻开赵夫子赠予的书籍。

书中的字迹虽然陈旧,但每一笔都透露出赵夫子对教育的深厚情感。

春风拂面,阳光从窗隙中洒落,书页上泛起微黄的光泽。

“婉儿,你看……”林尘兴奋地指着书中的一段话,“赵夫子在书中提到,可以建立一种专门培养教师的学院,专门选拔和培训那些有潜力、有热情的教师。”谢婉接过书,双眼闪烁着光芒,“这真是个好主意!这样一来,我们就能确保教育质量,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

赵夫子的书不仅提供了理论支持,还详细列出了选拔标准和培养方法。

林尘和谢婉商量了一番,决定立即着手实施。

他们邀请了赵夫子和李秀才共同参与,希望借助他们丰富的经验和智慧,推动教育改革进程。

“赵夫子,您看,我们可以先从选拔开始,制定一套严格的评估标准。”林尘拿起笔,开始在纸上勾画起来,“不仅需要考察学识,更需要审查品德和教学热情。只有这样,才能挑选出真正适合教师岗位的人选。”

赵夫子点头赞同,补充道:“不仅仅是选拔,更要在培养上下功夫。我们可以安排一些实际教学的演练,让这些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提升。”

林尘深以为然,立刻吩咐身边的下属,召集一批有潜力的年轻学者,开始着手教师培训。

他亲自上阵,与赵夫子和李秀才一起,为这些未来的教师们授课。

在课堂上,林尘不仅传授知识,还分享自己在政治和权谋中的经验,教导他们如何在复杂的环境中保持初心,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与此同时,李秀才则带领着一批文人,开始编写一套生动有趣、实用性强的教材。

他们走访了各地的学府,搜集了大量的教学材料,结合现代的教育理念,撰写出一系列全新的教材。

这些教材不仅内容丰富,形式也更加多样,图文并茂,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李兄,这套教材真是让人眼前一亮!”林尘在一次审核教材时,不禁赞叹道。

李秀才谦虚地笑道:“识人所长,用人所短,我们只是尽力而为。希望这些教材能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吸收知识,开阔视野。”

学生们的反应也出乎意料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