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力排众议

威凤赋之李世民 momoca 2683 字 1个月前

“殿下,您如今这可是在进行一场豪赌啊?”刘弘基满脸忧虑之色,他的目光紧紧盯着眼前意气风发却又带着一丝决绝的李世民。无论是从公事角度出发,还是基于他们私下里深厚的交情,刘弘基都觉得自己有必要再劝一劝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然而,面对刘弘基苦口婆心的劝告,李世民只是微微抬起头,眼神坚定而明亮,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没错,我确实正在豪赌,但这场赌局,我不仅要参与其中,更要成为最终的胜者!”他那坚毅的面庞显得越发刚毅,仿佛已经将所有的退路都斩断,一心只向着胜利的彼岸奋勇前行。

刘弘基已然洞悉了李世民心中所想,然而此时此刻,他深知再多言语也是徒劳无益,于是只得无奈叹息一声,沉声道:“罢了罢了,既如此,那我也唯有舍命陪君子了。”说罢,他微微仰头,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仿佛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李世民见刘弘基如此决绝,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他面带微笑,伸手轻轻拍了拍刘弘基宽厚的肩膀,郑重其事地保证道:“放心吧,弘基,我李世民定然不会让你失望的。此次窦建德不自量力,竟敢主动送上门来,我要将他一起吃掉!”

为了向众人展示自己破敌之决心,李世民毫不犹豫地下达了一道严令给各路军队:“诸位将士听令!只要洛阳城一日未能攻破,我大唐大军便一日不得撤回长安!若有谁敢在此关键时刻妄言班师之事,定当严惩不贷,以斩首之刑论处,绝不姑息!”此令一出,全军上下皆为之震惊,其实大部分人都支持班师回朝,但碍于李世民的军威都不敢吭声。

李世民意志坚决,上表称洛阳必能攻克,与此同时,他深思熟虑后派遣了军事参谋封德彝火速返回长安,当面拜见李渊,并向其详细汇报当前激烈的战况。之所以选择封德彝,原因无他,只因其乃是李渊众多亲信中的一员,由他前去禀报无疑是最为恰当的人选。

“封参谋啊,此次行动之成败全系于你一人身上了。”李世民面带一抹高深莫测的微笑,双眼直直地凝视着封德彝。然而,面对李世民如此强大的气势威压,做贼心虚的封德彝根本不敢与之对视,他慌忙低下头,毕恭毕敬地回应道:“下官定当全力以赴,绝不辜负殿下所托!”

待到封德彝转身离去,渐行渐远直至身影消失不见时,李世民脸上原本挂着的微笑刹那间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冷峻之色。从方才封德彝那不自然的反应当中,他已然猜到自己之前的推测并没有错——暗中与李渊通风报信之人正是眼前这个封德彝。不过,念及当下局势紧迫,急需用人之际,李世民也只能暂且按下此事不表,暗自思忖道:“罢了罢了,且看他此番能否戴罪立功吧!”

身处在长安城之中的李渊,正端坐在金碧辉煌的宫殿内处理着堆积如山的政务。忽然间,一则消息传入他的耳中——封德彝竟突然间从洛阳匆匆赶回。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李渊心头一紧,暗自思忖道:莫非是洛阳那边出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不成?

就在封德彝及其随从刚刚踏入长安城那厚重而威严的城门时,李渊便已按捺不住内心的焦急与关切之情。他甚至来不及等待封德彝等人稍作休整,便急匆匆地下旨召见他们入宫觐见。

当封德彝迈着沉稳有力的步伐走进那庄严肃穆的御书房之际,尚未来得及向李渊行君臣之礼,只见李渊满脸忧虑之色,迫不及待地开口询问道:“封伦啊,你如此匆忙地赶回来,究竟是不是洛阳那边发生了何事呀?朕这心里可是七上八下的呢!”

因为临行之前,李世民曾千叮咛万嘱咐,务必要将此事妥善办理。此刻,站在李渊面前的封德彝深知责任重大,因为他要在李渊父子两人两边下注,两人他都不想得罪。他一边在脑海中飞速地盘算着如何措辞才能说服李渊收回那已经下达的班师回朝的命令,一边小心翼翼地回答道:“启奏陛下,请您放宽心!目前洛阳的战事进展顺利,一切皆在我大军的牢牢掌控之中,局势可谓一片大好呐!”

“那就好啊!”李渊长长地舒出一口气,那一直高悬于心头的巨石总算是落了地。然而,他的眉头却并未完全舒展,因为脑海中不禁又回想起之前所听闻之事。

“你之前可是派人来报说洛阳城久攻不下,以致我军士气大挫。”李渊紧紧盯着眼前的封德彝,目光犀利而深邃,似要透过对方的双眼看到其内心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