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开疆拓土,争夺缅甸

要知道南亚次大陆包含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广大地区,人口众多,资源丰富,仅仅这一块地方就够大英帝国吃喝不愁了。

一旦大英帝国和大明王朝宣战,胜了还好说,如果败了的话,这块地盘就很容易丢失,实在是划不来。

况且此时英国的殖民地实在太多了,这些年在北美五大连湖地区,又抢了法国的殖民地。这事搞的美利坚也非常紧张。

再加上在非洲和中东的殖民地,根本就管不过来。所以首相小伯伦认为,可以派一支舰队去东南亚试探一下大明王朝舰队的实力再说。

如果胜利了,正好趁机把大明王朝的军队赶出缅甸。如果输了,那就把缅甸割让给大明王朝,这样一来帝国的根基就不至于动摇,外交上可以进退自如。

果然生姜还是老的辣,腓特烈大帝听了觉得非常有道理,于是派海军中将纳尔逊派出一支一百多艘军舰组成的临时舰队出征印度洋,进入缅甸附近的孟加拉湾。

大英帝国,作为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强国,其雄厚实力在各个领域都展现得淋漓尽致,海军力量更是令诸国望而生畏。纳尔逊所率领的这支海军舰队,规模庞大,足足拥有一百艘战舰,浩浩荡荡,气势恢宏。然而,这仅仅是英国海军总体实力的冰山一角,不过占其十分之一罢了。对于英国而言,缅甸虽有一定战略意义,但远远还没重要到让其将全部海军家底一股脑儿押上赌桌的程度。毕竟,大英帝国的全球布局广阔,需在世界各地维持强大的海上威慑力。

不过朱由检可不敢怠慢,狮子博兔,亦用全力,大明王朝印度洋舰队整装待发,准备迎战英军纳尔逊中将。

此时的大明印度洋舰队还是老样子,依然是八十艘战舰,五十艘基林级驱逐舰,三十艘海警船。

印度洋舰队之所以呈现这样的配置,实则有着诸多无奈。自组建以来,这支舰队便面临着诸多困境。由于没有属于自己的专属辖区,在资源分配的天平上,始终处于劣势。加之未曾经历过大规模的海战洗礼,无论是从装备更新,还是人员调配,所有的优质资源都自然而然地向更为受重视的太平洋舰队倾斜。

此时的大明王朝的海军造船厂已经研制出来了并且能够生产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鱼雷艇、布雷艇等品种。只不过朱由检只装备了少量给太平洋舰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