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高震主,封无可封是我们的错吗?”
小主,
“这烫手山芋,谁爱要谁要。”
“反正我是不敢要了。”
……
【历史上最早的免死金牌叫做丹书铁券也叫钱镠铁券】
【是唐昭宗为了奖赏平定叛乱的功臣钱镠赐下的】
【它长29.8厘米,宽52厘米】
【丹书铁券上记录了钱镠的各种功绩】
【还特别标注钱镠本人可以免除九次死罪】
【子孙后代可以免除三次死罪】
画面一转,一张锈迹斑斑的丹书铁券出现在天幕上。
紧接着,一行文字缓缓浮现。
卿恕九死,子孙免三死。
……
大唐位面。
李世民听到天幕的介绍,倍感欣慰。
“卿恕九死,子孙免三死。”
“李氏子孙后代,这眼光可以啊。”
李世民掰了掰指头,嘴里念叨:
“大唐之后,乃宋,元,明。”
“明朝竟然承认了。”
同位面的唐昭宗李晔心情复杂得厉害。
此刻,大唐风雨飘摇,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农民起义等问题交织,尽管他有心做中兴之主,奈何已无力回天。
李晔苦笑一声,朱温势力已成气候,他已然有了傀儡之相,不知何时李唐江山将会断送在他的手中。
看了一眼弹幕,李晔越发心酸,他努力抬起头,将眼底的泪意逼了回去。
“也罢,也罢!”
“好歹留下了丹书铁券。”
“就让大唐最后一次庇佑华夏吧。”
……
【钱镠本人并没有用到这块丹书铁券】
【万万没有想到,唐朝赐下的免死金牌到了明朝竟然用上了】
【大明时期钱家后人钱用勤在建昌知府任内税粮短缺而抄家】
【钱怞死马当活马医,奉钱镠铁券进京求见朱元璋求情】
【朱元璋仔细核验之后,承认了唐朝发的免死金牌】
【免除钱家的死罪,并归还了所有没收的财产】
……
大唐位面。
李世民突然对这个素未谋面的大明帝王朱元璋有了丝丝好感。
“大明开国,皇帝有眼光。”
长孙皇后突然露出了疑惑的神色,她望着李世民欲言又止。
李世民像是看出了长孙皇后的疑惑,温和一笑。
“观音婢,你是不是想问,他为什么要承认大唐的丹书铁券?”
长孙皇后莞尔一笑,微微点了点头。
“怎么都瞒不过陛下。”
“不知可否,为臣妾解惑。”
李世民站起身来,眼神透露着前所未有的霸气。
“观音婢还记得,朱元璋是怎么获得大明天下的吗?”
长孙皇后略微思索,决定用后世的一句话总结朱元璋,于是她俏皮开口道:
“开局一个碗,结局一个国。”
李世民笑了笑,点了点头,缓缓解释道:
“朱元璋立国不容易。”
“朕猜测,朱元璋承认丹书铁券,一方面是因为它是大唐传承下来的。”
“承认大唐的免死金牌,也证明自己是唐宋传承下来的正统。”
李世民伸出一根手指,在虚空中点了点。
“无非就是为了巩固大明的统治。”
……
大清位面。
望着天幕,乾隆露出嘲讽的神色。
“前朝承认大唐的免死金牌,有本事让人拿个元朝的免死金牌找朱元璋啊。”
乾隆的话瞬间点醒了和珅,他立刻开始了发散思维。
如果有人持明朝的丹书铁券找清朝的皇帝赦免死罪,到底应该赦免死罪,还是该给他按一个反清复明的大罪呢?
和珅的目光移向乾隆,瞧这乾隆不甚美丽的心情,和珅立刻懂了。
反清复明!死罪!诛九族!
于是,他小心翼翼斟酌回复道:
“万岁爷,前朝打天下的口号就是驱除胡虏,恢复中华。”
“驱除胡虏,胡虏指的就是元啊。”
“依奴才看,他不把持有元朝免死金牌的人,诛十族才怪。”
……
大秦位面。
嬴政露出不解的神色,他托了托下巴,有些纳闷:
“赦免了钱用勤的死罪,归还了钱家财产。”
“朱元璋到底和两弹一星有什么关联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