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担心的是,"吴书记继续说,"这些孩子从小在城里长大,突然到农村来,能不能适应?要是出了什么事,我们怎么向他们的父母交代?"
"我觉得,"孙玄斟酌着开口,"首先要做好安置工作,不能把他们都集中在一个地方,要分散到各个公社去,每个公社安排专人负责,最好是本地干部,熟悉情况。"
吴书记点点头:"继续说。"
"其次要组织学习。"孙玄说,"让他们了解农村,了解农民,可以请老农给他们讲课,教他们种地,还要组织他们学习伟人的着作,提高思想觉悟。"
"嗯,这个思路不错,但是要注意,不能让他们住得太分散,最好能集中在一起,这些孩子人生地不熟的,互相之间也好有个照应。"
孙玄沉思片刻,说道:“吴书记,我觉得首先得解决他们的住宿问题,得找一些合适的房子,进行简单的修缮和整理,让他们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而且,要根据知青的性别和人数合理分配宿舍,确保安全和便利。”
吴书记点头表示赞同:“住宿是个大问题,这方面你先列个详细的计划出来,需要物资和人力调配尽管提。另外,他们的生活物资供应也不能马虎,要保证他们有足够的粮食、生活用品等,你在政府采购科,这方面你最清楚,一定要把好关。”
“好的,吴书记。我会尽快安排人员去采购生活物资,确保知青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孙玄认真地回应道。
“还有,他们初来乍到,对农村的环境和生产劳动肯定不熟悉,我们得安排专人进行指导。”吴书记皱着眉头,目光中透露出关切,“要挑选一些经验丰富、耐心负责的农民,给知青们传授农业生产知识和技能,让他们能够尽快适应农村生活,投入到生产劳动中去。”
孙玄思索着说:“吴书记,除了生产劳动指导,思想工作也很重要。这些知青都是年轻人,思想活跃,我们要安排一些思想觉悟高的干部,定期和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困惑,及时给予引导和帮助。”
“吴书记,还有一个问题。”
孙玄犹豫了一下,还是说出了心中的担忧,“知青们来自不同的城市,生活习惯和性格都不一样,在一起难免会产生矛盾和摩擦,我们得建立一个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及时解决他们之间的问题,避免矛盾激化。”
吴书记拍了拍孙玄的肩膀:“小玄,你考虑得很周全,可以在知青中选出一些代表,让他们参与管理,及时反馈知青们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我们的干部也要密切关注他们的动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其实孙玄哪知道这么多,他所说的这些都是后世的见识和一些电视剧中看出的一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