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书亚记第10章问答

圣经千问 旧爱书写 1501 字 24天前

坚决反对文化相对主义,例如保罗谴责哥林多教会的淫乱行为(林前5:1 - 2),他毫不留情地指出教会中的罪恶现象,强调真理的标准不容践踏。

但以理在巴比伦身处异教环境中,依然坚定持守自己的信仰(但1:8),他通过拒绝食用不符合信仰规定的食物等行动来彰显信仰的坚定,同时却不参与暴力反抗,以智慧和忍耐来坚守真理。

践行宽容:

为逼迫者祷告,司提反在被石头打死时,还为逼迫他的人祷告(徒7:60),这是效法耶稣在十字架上为钉他的人代求(路23:34),展现了超越仇恨的宽容与爱。

建立对话平台,保罗在雅典面对众多不同信仰和文化的人群时,以当地的文化为桥梁进行传道(徒17:22 - 23),通过尊重和理解他人的文化背景,寻求共同的信仰基础,促进信仰的交流与传播。

平衡路径:

真理与恩典并行,约翰福音1:14描述“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表明神的属性中真理与恩典是不可分割的,基督徒在生活中也应同时践行这两者。

公义与怜悯结合,弥迦书6:8教导“世人哪,耶和华已指示你何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只要你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神同行”,强调在追求公义的同时,不能忽视怜悯的重要性,要以怜悯之心对待他人,以公义之举维护真理。

圣经依据

旧约:箴25:21 - 22说“你的仇敌若饿了,就给他饭吃;若渴了,就给他水喝。因为你这样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头上;耶和华也必赏赐你”,明确教导以善胜恶的原则,体现了宽容与爱的力量。

新约:罗12:18写道“若是能行,总要尽力与众人和睦”,这是在教导信徒要积极寻求与他人和谐共处,避免冲突,以和平的方式践行信仰。

三、总结

经文焦点:约书亚记第十章通过神迹与战争相互交织的叙事,深刻揭示了神的主权贯穿于人类历史的始终。神的主权不仅体现在对未来的预先定旨,更体现在对当下事件的引导与掌控。而作为选民,以色列人被要求以坚定的信心和积极的行动来回应神的主权,在信心的指引下勇敢前行,在行动中彰显对神的顺服。

伦理实践:基督徒的“属灵争战”是以真理为剑,用以辨别是非、扞卫信仰;以爱为盾,抵御仇恨、化解冲突。在恩典中,基督徒应当努力活出“和平之子”与“真理卫士”的双重使命,以爱为先导,传播和平的福音;以真理为准则,坚守信仰的阵地。

正如基遍人因与以色列人立约而蒙救(书9章),今日教会也当以基督的宝血为盟约根基(林前11:25),在充满纷争的世界中,既要“驯良如鸽”,以温柔、善良的态度对待他人,展现基督的爱;又要“灵巧如蛇”,运用智慧和策略,在复杂的环境中坚守信仰,传播真理,为神的国度做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