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三大目标

我:这些饮食替换听起来挺不错的。大师,最后我还想请教一下语言学习的问题。我想同时学习英语、沪语和粤语,可又担心会互相干扰,该怎么解决呢?

大师:这是个常见的问题。你可以采用时段隔离法,早晨学习英语,因为英语是工具性语言,能激活理性脑;午后学习沪语,这个时段是情感记忆的高峰,适合学习文化语言;晚间学习粤语,结合影视放松,把它当作娱乐语言。

我:原来时间安排还有这么多讲究。那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把这三种语言联系起来,便于学习呢?

大师:可以用跨语言锚定的方法,用同一主题串联三语。比如学习「饮食文化」,对比英语的 brunch、沪语的「泡饭」和粤语的「早茶」。

我:这个方法很有趣。那怎么防止遗忘呢?我学了新东西总是很快就忘记了。

大师:这就需要科学的复习方法了。首次学习后 12 小时内复习一次,隔天再复习一次,每周进行巩固。你还可以用 Flomo 随时记录混淆点,比如粤语的「咁」和沪语的「介」。

我:好的,大师,我记住了。不过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我担心时间不够用,怎么才能更好地利用时间呢?

大师:这就需要复合型时间利用了。比如健身的时候可以同时学习语言,边做平板支撑边听沪语新闻;理财的时候也可以同步学习,分析美股财报时练习英语速记。

我:这样确实能提高时间利用率。那如果遇到心态崩了,坚持不下去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大师:这很正常,允许自己每月有 3 天「摆烂日」,但必须记录原因,比如是情绪问题还是身体信号。你还可以建立一个「成就银行」,每次完成目标就存入 5 元作为奖励基金,这样能激励自己坚持下去。

我:好的,大师。那我怎么知道自己有没有进步呢?

大师:你可以建立关键指标看板。在收入方面,关注被动收入周增长率和非工资收入占比;健康方面,看日均步数和深睡时长,以及体脂率的月度变化;语言方面,关注每日新词汇内化率和真实场景对话的流畅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