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些小池塘里,有鱼儿在游来游去,有大有小,看上去不少。
这些鱼都是棚沟特有的物产,当地人称呼它们为草鱼,最大的可长至半斤,肉质鲜美,富有营养,是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
这些鱼原本是要游入下游产卵的,但突然变浅的河水,使得它们再无法回到河道,只好待在浅水里,等待着来年发大水,再归入主河道。
由于没有天敌,没有人类的骚扰,这些鱼在这儿很快活,在水里不停地游来游去,不怎么怕人。
英姑决定抓几条回洞煲汤喝,
谁知跳到水里后,无论怎么努力,都抓不到一条。
他朝东,鱼儿就往西,总能避开她的抓捕,最后楞是没抓到一条。
她想了想,终于知道了其中的原因。
原来是这河水太清澈了,鱼儿在水中能清楚地看到有人在试图抓它们,总能轻而易举地避开,而且游动起来又特别快,自然就没法抓到它们了。
这当然难不倒英姑要吃鱼的决心。
她想了想,便回去把盛食物的箩筐拿了过来。
这个筐是她自己加工编织的,椭圆形的,为的是做了熟食有地方盛放。
拿了这东西之后,她不顾水凉,二次跳入水中。
这次她没有直接抓鱼,而是在水中拚命地走动,把足下的泥浆带起,把水搅浑,使水质不再清澈。
很快,河水变得浑浊起来。
鱼儿在水中无法呼吸,便一个个浮出了水面。
英姑用篮子做鱼网用,每见有鱼从水面下露出了头,便用筐罩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