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幅图的性质明显不一样。
大图是一张大比例的地图,它东起山海关,西到山西中西部,东西跨度一千多里。无论是山川还是河流,其走向就是实景的再现,只是浓缩了几十上百倍而已。
而反观下边这幅图,它描述的比较细腻,已经摆脱了地图的范畴,好像就是一幅山水画。
大图里画的山川河流,比较抽象,都是用线条代替的。
下边这幅图,画的比较真实,山川河流都是真实的样子,溪流甚至能看到水流的波动。把抽象的东西,比较具体地表现了出来。
在这张图上,主题是一片村林,周围是无数个山峰,还可以看到一条河。
但是图中没有人物活动,都是大山,张信数了一下,光山头就有十几个。
都是静止,没有生命的东西。
“你说,在这张大比例的图下,画这么一幅描述实物的小图,意图是什么?”
大图的名字叫燕国略图,而下边这幅图,什么也没有,就是一幅画。
李侍郎仔细地看起来。
“在我手中,有许多地图,从来没有一幅会这样子,”李侍郎抓着脑袋,对这个现象表示很不理解。
“你认为一张图上,出现两种画面,代表什么意思啊?”
“上一张很好理解,确实是作为地图使用的,这点已经被你证实,它的使用效果很好。下面这幅图,到底代表什么,看不懂。”
“有没有啥想法,说一说,”张信把头一歪,问道。
他这种样子,表示他对某种事很感兴趣。
“林木,溪流都能在图上显现出来,表明这张图所显示的范围并不大。按说,这么一点地方,是不需要用图表示的。”
“你的意思是,下边的这幅,不是地图?难道它是一幅画?”
“有山有水,有溪流,说它是一幅画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