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养性为了表示决心,亲自率先下城。
随后,堂上官们紧随其后,纷纷乘坐吊篮从不同的位置下城。
一千名锦衣卫们手中的长枪,随着指挥使和堂上官们开始下城,他们迅速乘坐吊篮下城。
骆养性很快来到城下,堂上官也紧随其后到了城下。
不一会,一千名锦衣卫,在守军从多个位置的帮助下,乘坐吊篮一一来到城下,迅速集结。
骆养性,拔出绣春刀,大声喊道:“国难当头,我锦衣卫乃天子亲军,此等时刻,理应挺身而出,本官将带领你们建功立业。”
一千名手持长枪的锦衣卫,高举长枪,高声呼喊:“愿随大人,杀敌报国。”
骆养性在经过短暂的讲话后,带头走向金水桥方向,一千名锦衣卫紧随其后。
城墙上的王德化,咂了咂嘴:“啧……啧……啧,咱家可真是开了眼了,这骆养性也有血性的一面,真是让咱家刮目相看啊。”
前方明军也已都退回到金水桥头,黄义明望向前方刚刚厮杀的地方,满地的尸体,顺军的,勇卫营的,锦衣卫的,心中对下一场即将到来的战事,对即将战死的士兵,充满了担忧。
李若琏的一百余人经过刚刚一战,折损四十余人,这都是他的好兄弟。看着倒在前方战场上的属下,李若琏心中涌起心疼,但为了身后的承天门,自己必须和顺军战斗到底。
身后脚步声,踏……踏……踏,好似是有千人奔跑而来。黄义明和李若琏纷纷回头,只见是后方大批锦衣卫正在向这里快速前进。
为首者,看官服便知道是锦衣卫的指挥使,黄义明暗道是骆养性。此等关头,他能下城参战,真是让本将刮目相看啊,看来降臣有时候,为了自己的官位,也会拼命。不过不管他是为了什么,只要能出力保护大明就行,就是本将的友军。
很快骆养性来到阵前,李若琏赶紧上前行礼。黄义明和骆养性彼此拱手,这就算是一番客套了。
骆养性表示,自己愿意与勇卫营共存亡,共同保卫大明。
小主,
黄义明点了点头,说道:“骆大人能亲自上阵,本将甚是钦佩。”言罢开始布阵,勇卫营的盾牌兵在前,长枪兵在后。锦衣卫的一千枪兵,在勇卫营长枪兵之后,配合勇卫营的长枪兵。勇卫营长枪兵出枪捅刺后,锦衣卫迅速上前补枪,以此枪枪尽出。
黄义明、骆养性、李若琏则居中指挥,两军协同作战,位于盾阵之后,两侧还是刀盾兵。
明军在紧锣密鼓地布阵,顺军也没闲着。各自的将领都在为即将冲杀的老营兵鼓舞着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