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钱的崇祯,走路都带风,在乾清宫内转了两圈,神采飞扬,全无曾经缺钱少粮时的疲倦。回想曾经,穷得都差点把破破烂烂的龙袍当了来充实军饷。
王承恩躬身领命,准备回司礼监去拟旨。
赏受赏仪式结束后,崇祯拨给刘泽清十万两白银,算是补发军费,就打发他回山东。
史可法的军队负责充实城防。
左良玉的步兵留下一半精锐驻守外城,其余步兵全部屯驻附近大城。
吴三桂则率领三千关宁军暂时留在京城,其余部队全部返回山海关,拖欠的军饷陆续补发。
马翔麟安排军队全部入城,随时待命。
刘泽清去户部领了军饷,一脸苦瓜相地带着人离开了京城。
这时,门外进来一个小太监,低着头对崇祯说道:“陛下,钦天监已经推算好了良辰吉日,下月十二。”
崇祯点了点头,吩咐道:“那就定于下月十二。”
小太监应了一声,躬身退下。
接下来的日子,宫中都在为公主的婚事忙碌着。
忠勇侯府内,登门道贺的官员络绎不绝,黄义明一一拱手回礼,言语谦逊,让人十分满意。
很快,时间来到大明崇祯四月十二日。这日,皇城之中格外热闹,周皇后、张皇后都亲自将自己准备好的嫁妆,亲手交给坤兴公主朱媺娖。
年仅十五岁的公主,脸上满是泪花,感动不已。
一大早,黄义明带着迎亲的队伍,吹吹打打,浩浩荡荡地前往皇城。一箱箱的礼物由人抬着,以示诚意。说是队伍,其实就是自己的两名亲兵,和勇卫营中自己的一些部下,专门选来,主打一个精气神足,抬东西有力。
黄义明身着吉服,骑在高头大马之上,引得道路两侧的人们纷纷瞩目,送上祝福。
在大明,迎娶公主有着一套相当繁琐的流程。不过眼下情况特殊,崇祯下旨,所有繁琐的礼节全部省去,主打一个简单、快速。
迎亲的队伍浩浩荡荡来到承天门,黄义明翻身下马,出示了皇帝批准婚事的文件。
侍卫检查无误后,承天门的大门缓缓打开。
黄义明带着迎亲的队伍进入皇城。
皇城之内,四处张灯结彩,一片喜庆。
一路入宫后,黄义明先至内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