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程听后,哼了一声,本想反对,但信中摄政王十分看重自己,只能将怒火先压在心里。他撩开帘子,对着护卫吩咐了一番,看了一眼车外的公公,眼神似是要记住这张脸。
王二喜也不客气,一挥手,两辆马车被牵了出来。鞑子们上了车,帘子被缝上,才进入了山海关。王二喜只点名要了二十名守军,
高启潜看着离开的马车,心想:难道朝廷真要和鞑子议和?这要是成了,咱家是不是也就能回京师了,也不用在外成天提心吊胆了。要不自己也跟着回去,以免陛下再把自己给忘了。嗯,对!他上了一匹马,向着离开的车队追去。
两名伺候的小太监,快步在后面追:“高公,高公,您等等我们啊!”
高启潜快马追上,看向王二喜,客客气气地说了一下自己的意思,希望其回京之后在陛下面前提一提自己,以免陛下把自己忘了。伸手从兜里掏出一张一千两的银票,以袖遮手,递给王二喜,并打探京师的情况到底怎么样了。
王二喜也不客气,接过银票,只说:“京师现在没多大事,其他的咱家也不知道,只是陛下派自己来传个旨。至于您想回京啊,回去之后见到陛下我会说的。”言罢,继续带着车队前行。
高启潜那叫一个气啊,一千两就买了这么一句话,亏大了。他拨转马头,怒喝一声:“驾!”返回山海关。
马车在路上行驶了三天,终于到了广渠门外十里处。
清军见车队来了,迅速将其放行。宁完我赶了过来,上了马车,跟着车队向着城门而去。
入京之后,由于这些人的身份很是特殊,礼部的人暂时将其安置在内城的馆驿歇息。
入城之后王二喜就回去复命了。见到皇帝之后,他将事情讲了一遍:“人已经到了,安置在内城。”至于高启潜的事情,他是只字未提,全当耳旁风。心想:想回来,你回来干什么,抢我干爹的饭碗?还是回来争宠?
崇祯听后,当即点名:“明日让兵部的人去洽谈,张凤翔见过血,说话有分量,锦衣卫旁听就让李若链去。此人生得魁梧,面相也凶,能镇得住满洲人,而且也是见过血的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些日子,送进宫中的奏疏,大多都是反对议和,崇祯看的头大。但为了祖宗的江山,他全部留中不发,也懒得再看下去,看了还火大。
馆驿已提前被东厂番子包围,上上下下全都围了起来,就连窗户都给封了起来。范文程与宁完我下了马车,早已在此等候多时的当头刘安,将其带入房间,安排吃食,并语气不善地说道:“在屋内好好待着,任何人不得外出。”
范文程与宁完我,以及两位鞑子礼部的官员吃完饭后,便早早歇了,心里对南朝此举做法很是不屑。两个满人更是觉得受到了侮辱,要不是事关重大,早就撂挑子了。
次日一大早,李若链带着两个千户就来了,将鞑子谈判的使者接上马车,带入宫中。谈判地点安排在了皇城的偏房。
偏房内,屋子不大,布置也很简易。一张大桌子摆在中间,窗外的阳光正好能洒入屋内。范文程与宁完我,两位副使走到桌子的东边,背东而坐,大致意思是:大清在东,我们清使得坐东边。
张凤翔与吴甡靠北,向南而坐,意思是身为明臣,靠北,代表大明朝廷;向南,我大明起初来自南方。李若链与两位千户站在本兵身后,为其壮声势,三人看向两个大汉奸的眼神都很不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