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封出去多少爵位。
朱慈烺本身并不怎么在意。
因为这个世界比大家想象的更大。
以后那些公爵和侯爵,甚至是伯爵,基本上都不会留在神州大地。
直接分封到其他大陆去。
那样的话对大明朝廷的根基,总体上来说就不会有什么大的影响。
现在既然大家对此有意见,那就让他们自己讨论去。
其实大体的框架已经定下来了。
把原有的封爵规则细化一下,再加上一条规定:非开疆拓土之功不封世爵。
并把世爵和流爵严格的区分开来。
比如有人被封了公爵,如果是世袭罔替的爵位,那没什么好说的。
只要大明朝廷没有覆灭,世袭罔替的勋贵那就是与国同休。
如果是流爵的话可就大不一样了,其他的待遇跟世爵没有差别。
最大的差别在于爵位只能持续三代,到了第4代的就会降为侯爵,各方面的待遇也由公爵变成了侯爵的待遇。
之后再过三代又会降为伯爵,各种待遇又会再一次降低标准。
到了第十代的时候,这个爵位就彻底的没了。
除非在这九代人当中。
有人能够再次立下大功,把流爵变成了世爵,或者是延长了爵降级的时间。
如果是侯爵的话,那就只能传承六代,伯爵只能传承三代。
至于没有爵位的将士们,按照不同的级别有不同的待遇。
其他方面的改动并不是太大。
反而是流爵与世爵的事情,成了这一次改革的焦点。
这个方案一经公布之后,立刻在朝廷大军当中引起了热议。
特别是那些有望封爵的将领。
对这个事情非常的关注。
有人气得拍桌子骂娘:“他爷爷的,都是那些文官搞的鬼,他们没有机会封爵,就犯了红眼病,想尽办法的从中作梗。可恶……”
“陛下拿出来的方案根本不是这个样子的,当时我们都带兵在外,朝堂上只有孙尚书和英国公两人,他们当然争不过那些文官了!”
“那些只会知乎者也的文官千万别落在老子手里,否则老子一定要把那些家伙,打得连他妈都不认识……”
武将对此很有意见。
其他的文官却大力支持。
但是不管支持的人也好,不支持也罢,事情已经定下来了,他们都没有办法再改变什么。
各大兵团的将领冷静下来之后,开始琢磨着要怎么样才能立下开疆拓土之功?
于是那些家伙,纷纷把目光投向了更遥远的地方。
甚至有不少将领上书请求出战……
……
时光匆匆,岁月如梭
时间来到了天武三年六月份的时候。
各地的叛乱基本上都被平定了。
世家大族的残余分子也被清理了一遍。
即使有那么几个漏网之鱼,也都被吓得不敢冒头了。
大明的局势变得更加稳定下来。
接着就是忙碌的秋收工作。
各地忙着秋收的时候,朝廷开始收粮税。
虽然之前就已经公布了税收方案,但是刀子没落在身上他们感觉不到痛。
等到了真的要开始收粮税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