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起身,神色凝重地说道:“陛下,臣今日前来,还是为了继承人之事。陛下,李唐传承数百年,根基深厚,民心所向。且太子李显乃陛下亲子,若立李显为嗣,顺应民心,可保武周江山稳固。”
武则天微微摇头,说道:“狄爱卿,你所言虽有道理,可我武氏家族,为这武周的建立也付出诸多心血。三思等侄,对我忠心耿耿,能力也颇为出众,若将江山交予他们,亦可延续武周的辉煌。”
狄仁杰上前一步,诚恳地说道:“陛下,父子与姑侄,亲疏有别。陛下千秋之后,若立子为嗣,可配享太庙,永受后世香火。自古未见有姑母能入侄子太庙之事。还望陛下以江山社稷为重,以长远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则天沉默良久,缓缓说道:“狄爱卿,此事关系重大,容朕再细细思量。你先退下吧。”
狄仁杰无奈,只得再次行礼,退了出去。
狄仁杰走后,武则天陷入了更深的沉思。这时,武三思进宫求见。
武三思一进殿,便满脸堆笑地说道:“姑姑,侄儿听闻您近日为继承人之事操劳,心中甚是担忧。姑姑开创武周,何等的丰功伟绩,这江山自然应由我武氏家族继承,方能将姑姑的伟业发扬光大。”
武则天看着武三思,说道:“三思,你有这份心思固然是好,可这天下并非易事。你觉得,你凭何能担起这武周的江山?”
武三思自信满满地说道:“姑姑,侄儿自幼追随姑姑,深知姑姑的治国理念。侄儿若继承大统,定当延续姑姑的政策,重用武氏子弟,让武周的威名远扬四海。况且,武氏家族人才辈出,定能辅佐侄儿将武周治理得繁荣昌盛。”
武则天微微点头,说道:“你有信心是好事,但切不可骄傲自满。这朝中还有许多大臣,对李唐宗室念念不忘,你若想服众,还需多多努力。”
武三思赶忙说道:“姑姑教训得是,侄儿定当谨言慎行,广纳贤才,争取让朝中大臣都支持侄儿。”
武三思走后,武则天揉了揉太阳穴,心中愈发纠结。李唐宗室的正统,武氏家族的期望,大臣们的不同意见,在她脑海中不断交织。
傍晚时分,太平公主进宫探望武则天。
太平公主一见到武则天,便关切地说道:“母后,您近日为继承人之事操心,可要注意龙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