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怀义眉头紧皱,思索片刻后,果断下令:“去多找些粗壮的绳索和滚木来,众人齐心,务必将其摆放精准!”
在薛怀义的严格监督下,工匠们齐心协力,利用绳索和滚木,一点点调整着柱子的位置,直到完全符合要求。
“还有这石雕,线条不够流畅,细节之处也不够精致。你们皆是各地选拔而来的顶尖高手,怎么能如此敷衍?”薛怀义拿起一块雕刻好的石头,仔细端详后,满脸不满地说道。
雕刻师傅赶忙躬身赔罪:“薛大人赎罪啊,小的这就重新雕琢,一定精雕细琢,做到尽善尽美!”
然而,工程推进并非一帆风顺。随着明堂主体结构逐渐成型,搭建顶部构架时,难题接踵而至。传统的搭建方法根本无法满足明堂独特而复杂的设计要求。
“薛大人,这顶部构架按以往的法子搭建,根本承受不住自身重量,怕是会有坍塌的危险啊!”一位经验丰富、见多识广的老工匠,忧心忡忡地向薛怀义汇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薛怀义听闻,顿时陷入沉思。他围着施工现场不停踱步,时而抬头仰望,时而低头凝视图纸,大脑飞速运转,苦苦思索解决方案。
“有了!我们不妨尝试一种全新的榫卯结构,让各个部件相互咬合,层层嵌套,如此一来,必能增强整体的稳定性!”薛怀义突然眼前一亮,兴奋地说道。
于是,他与工匠们一头扎进试验中。他们反复尝试不同的榫卯组合方式,不断调整尺寸和角度。经过数日废寝忘食的努力,终于成功研制出一种适合明堂顶部构架的全新榫卯结构,完美解决了这一难题。
然而,薛怀义督建明堂一事,在朝中引发了诸多不满与质疑。一些大臣私下里议论纷纷,对薛怀义的能力表示严重怀疑。
“薛怀义不过是个靠陛下宠信上位的市井和尚,毫无建筑造诣,怎能担当如此重任?这明堂乃国家的象征,要是被他搞砸了,岂不是沦为天下笑柄?”一位老臣皱着眉头,满脸忧虑地说道。
“是啊!陛下如此信任他,实在让人难以理解。这工程要是出了岔子,陛下的威望可就岌岌可危了。”另一位大臣附和道,脸上满是担忧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