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所言,可都是真的?狄爱卿向来忠诚耿耿,一心为国,怎会说出这般大逆不道之语?你们莫要为了一己私利,诬陷忠良。”武则天的声音带着一丝威严,让人不寒而栗。
张易之赶忙磕头,额头碰在地上发出“砰砰”的声响:“陛下,臣句句属实,绝不敢欺瞒陛下半分。朝中不少大臣都听到了狄仁杰的抱怨,只是畏惧他的权势,不敢告知陛下。若有半句假话,臣甘愿受万死之刑!”
张昌宗也跟着磕头如捣蒜:“陛下明察,此事千真万确,我们怎敢在陛下跟前说谎。”
武则天沉默不语,陷入了沉思。她的心中十分矛盾,一方面,她了解狄仁杰的为人,觉得他不太可能做出这样的事;另一方面,张易之与张昌宗言之凿凿,又让她不得不心生疑虑。
自那以后,狄仁杰在朝中的处境急转直下,行事愈发艰难。往日里,他上朝时,大臣们纷纷恭敬地围拢过来,与他探讨政务,请教治国良策,对他充满了敬重。可如今,大臣们见了他,要么远远地避开,眼神中满是忌惮;要么只是匆匆打个招呼,便赶紧离去,生怕与他多说一句话就会惹上麻烦。
在朝堂之上,狄仁杰更是举步维艰。每次他提出的建议,无论对国家多么有利,张易之与张昌宗都会故意刁难,想尽办法反驳。
这日,早朝之上,狄仁杰手持奏章,神色严肃地出列,向武则天奏道:“陛下,如今地方吏治混乱,不少官员贪污腐败,欺压百姓,严重影响了我武周的根基。微臣经过多方调查,深思熟虑,特呈上这份整顿地方吏治的奏章,恳请陛下过目。”说着,他将奏章高举过头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名太监上前,接过奏章,呈给武则天。武则天展开奏章,仔细阅读起来,微微点头,觉得狄仁杰所言极是。
然而,张易之却站了出来,冷笑一声,阴阳怪气地说道:“狄大人,您这话说得倒是冠冕堂皇,可依微臣看,您不过是想借此机会安插自己的亲信罢了。您口口声声说为了朝廷,实则是为了扩充自己的权势,满足一己私欲。”
狄仁杰气得脸色通红,浑身微微颤抖,他指着张易之怒斥道:“张易之,你休要血口喷人!我狄仁杰一生光明磊落,一心只为国家社稷,为了陛下的江山殚精竭虑。你和张昌宗扰乱朝纲,干预朝政,结党营私,才是真正心怀不轨之人!”
张昌宗眼见自己的兄长遭人责骂,猛地跳将出来,毫不犹豫地站到其兄身旁,声嘶力竭地帮腔道:“陛下啊,请您好好听听吧!瞧瞧这狄仁杰,分明就是被咱们说中了那难以启齿的痛处,以至于此刻竟如此恼羞成怒。想他平日里便对陛下您心怀不满,只是一直隐忍不发罢了。而今被我等毫不留情地揭穿,终于再也无法掩饰,彻底露出了那狰狞丑恶的本来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