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科技革新与潜在危机
随着小型化能量装置在飞船能源供应方面取得初步成功,科研团队开始全力推进其在星系环境净化领域的应用。按照既定方案,他们首先选择了几个受影响程度相对较轻的星系作为试点。
在其中一个名为泽尔的星系,科研团队在星系的关键位置部署了经过特殊设计的净化能量发生器,这些发生器内置了基于能量核心技术的小型化能量装置。启动后,发生器开始源源不断地释放出净化能量,如同细密的滤网,逐渐过滤掉弥漫在星系中的杂质能量和紊乱能量场。
“目前泽尔星系的能量环境监测数据显示,净化能量正在有效中和那些异常能量,星系内的能量紊乱程度已有明显降低。恒星的能量辐射也趋于更加稳定的状态,预计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净化,该星系将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负责泽尔星系净化项目的科研人员向林羽汇报。
林羽对此表示肯定,“继续密切监测泽尔星系的净化进程,及时调整净化参数。同时,总结在泽尔星系的经验,为在其他星系的推广应用做好准备。我们要确保每一次净化行动都能达到最佳效果,且不会引发新的问题。”
然而,就在科研团队为星系净化项目的初步成果感到欣喜时,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开始出现。在另一个正在进行净化的星系——艾克星系,原本按照预期进行的净化工作突然遭遇阻碍。净化能量发生器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出现了能量输出不稳定的情况,导致净化进程停滞不前,甚至有部分区域的异常能量开始出现反弹现象。
“报告,艾克星系的净化能量发生器出现故障,能量输出波动剧烈。我们正在紧急排查原因,但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头绪。异常能量的反弹已经对周边区域的行星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部分行星的气候开始变得极端。”艾克星系项目负责人焦急地说道。
林羽眉头紧皱,“立刻组织最精锐的科研力量进行故障排查。同时,启动应急预案,尽量减少异常能量反弹对行星的进一步破坏。我们必须尽快找出问题所在,解决能量发生器的故障。”
科研团队迅速行动,对艾克星系的净化能量发生器进行全面检查。他们从能量装置的硬件结构到软件控制程序,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排查。经过数天的努力,终于发现问题出在能量转换模块与净化能量输出端口之间的连接环节。由于该星系的特殊能量环境,在长时间运行后,连接部位出现了能量泄漏,导致能量输出不稳定。
“我们找到了问题根源,是连接部位的材料在艾克星系的特殊能量环境下出现了老化和能量泄漏。我们需要研发一种新的连接材料,增强其对特殊能量的耐受性。”负责故障排查的科研人员说道。
林羽点头,“好,加快新连接材料的研发进度。同时,在研发完成前,想办法对现有发生器进行临时修复,维持净化工作的基本进行。我们不能让之前的努力付诸东流,更不能让星系环境进一步恶化。”
科研团队兵分两路,一部分人专注于新连接材料的研发,他们通过对多种材料进行实验和组合,尝试找到最适合的解决方案;另一部分人则对净化能量发生器进行临时修复。经过一番努力,他们利用一种临时加固装置暂时稳定了能量发生器的能量输出,使艾克星系的净化工作得以继续。
与此同时,在对古老文明遗迹的持续探索中,科研团队又有了新的重大发现。他们在遗迹的一个隐秘区域找到了一份加密的信息存储晶体,经过复杂的解密工作,从中获取了关于古老文明的一种特殊通讯技术的资料。
“这种通讯技术与我们现有的通讯方式截然不同,它基于一种超空间量子纠缠原理,能够实现几乎即时的跨星系通讯,而且通讯过程中的信息安全性极高,几乎无法被破解。”负责解密工作的科研人员兴奋地介绍道。
林羽意识到这项技术的巨大潜力,“这是一项具有革命性的技术。如果我们能够掌握并应用它,将极大提升联盟的通讯效率和安全性。立刻组织团队对这项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争取尽快实现技术的本地化和实用化。”
科研团队迅速组建了专门的研究小组,对超空间量子纠缠通讯技术展开全面研究。他们首先对技术原理进行深入剖析,试图理解其复杂的量子力学机制。在研究过程中,他们发现要实现这项技术,需要一种特殊的量子晶体作为通讯媒介,而这种量子晶体在宇宙中的分布极为稀少。
“根据我们的研究,这种量子晶体主要存在于一些极端天体附近,如中子星和黑洞的吸积盘区域。获取这种晶体将面临巨大的风险,但却是实现超空间量子纠缠通讯技术的关键。”负责晶体研究的科研人员说道。
林羽思考片刻后说道:“组建一支专业的采集小队,配备最先进的防护和采集设备,前往可能存在量子晶体的区域进行采集。同时,科研团队继续深入研究量子晶体与通讯技术的适配性,确保在获取晶体后能够迅速开展技术的实际应用研究。”
小主,
采集小队在做好充分准备后,朝着中子星附近的区域进发。当他们接近目标区域时,强大的引力场和高能辐射给飞船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引力场强度超出预计,飞船的姿态控制变得十分困难。高能辐射也对飞船的护盾和电子设备造成了严重影响,护盾能量正在快速下降。”飞船驾驶员说道。
采集小队队长迅速做出决策,“启动引力补偿装置,稳定飞船姿态。加大护盾能量输出,同时开启辐射防护系统。尝试利用探测器寻找量子晶体的精确位置,我们不能轻易放弃。”
在艰难的环境下,采集小队利用先进的探测器在中子星的吸积盘边缘发现了量子晶体的踪迹。然而,要采集这些晶体并非易事,晶体周围环绕着强烈的能量流,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灾难性后果。
“我们需要设计一种特殊的采集工具,能够在不引发能量流不稳定的情况下,安全地采集量子晶体。”采集小队中的技术专家说道。
于是,队员们在飞船内紧急设计并制造出了一种基于电磁约束原理的采集工具。经过多次尝试,他们终于成功采集到了一些量子晶体,并迅速带着晶体返回联盟总部。
科研团队在得到量子晶体后,立刻展开与超空间量子纠缠通讯技术的适配性研究。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实验和调试,他们成功建立了一个小型的超空间量子纠缠通讯实验系统。
“实验系统已经搭建完成,我们进行了初步的通讯测试,成功实现了短距离的即时通讯,且信息传输稳定,没有出现任何错误或被干扰的情况。”负责实验的科研人员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