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啸的风夹着零星的雪花,天阴沉沉的。
午后的天色已经显得有些昏暗,乡间的炊烟袅袅升起,伴着细雪飘飘荡荡。
一阵滚滚的车轮声夹杂着马蹄声缓缓的一路行来,惊得山间的鸟雀纷纷躲避。
当前一人红脸膛浓眉大眼,手搭凉棚往远处望着,他身后一人喊道:“老六,你看仔细了吗?往哪里走?”
那个“老六”指着其中一个岔路口说道:“老三你瞧,我们从这里过去,明日一早奔着山庄左侧的大路走,那条路平坦些。”
老三看了一回他手指的方向,略一点头,拨转马头向后头喊着:“弟兄们加把劲儿,前方不远处便有一处农庄,待我们进去歇一歇,讨口热水喝,这鬼天气,要人命的。”
车队里有人搓着冻的发僵的手,笑道:“三当家的,你一提热水,我身上更冷了,咱们还是快些赶路罢。”
他身边的人也都笑着附和,马车又滚滚前行,在雪地里留下深深的车辙。
行不多远车轮便陷入了坑里,众人又下马推车。
那车上也不知道装了些什么,十分沉重,推起来十分费力。
饶是跟车的人都是些粗壮汉子,一路推下来,也都出了一身汗。
被山野间的冷风一吹,有的人便忍不住打了个喷嚏。
低声的咒骂几声,继续前行。
好不容易来到山庄门前,只见三间大门紧闭,门前并没有扫雪的痕迹,想来里头的人还没有出来过。
老六在门前下马,伸手将自己的马拴到门前的桩子上,方踏着台阶上的细雪,上前叫门。
叫了半日,才听得里头传来一个年纪不大小子的声音:“别叫了,别叫了,来了,来了。”
他的声音并不洪亮,还透着几分不耐烦。
随着脚步声走近,大门旁边黑色的角门被人打开了。
一个穿着蓝色细布棉袄,头戴小帽的小子打着哈欠懒洋洋的走出门来。
他睁开朦胧的眼睛,看了一眼站在门口的一群人,问道:“有事儿?”
老六赔着笑脸说道:“这位小哥儿有礼了,我们是路过此地行商的客人,因天寒雪大,想入宝庄借住一宿,不知可方便?”
本以为这小子至少要先进去知会一下庄子的主人,岂料他一翻眼皮,说道:“不方便,请众位客人趁着天色尚明速速往别处去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