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飞廉在哪里?飞廉有多强!

北宋。

司马光表示完全没有问题。

“你翻遍正史。”

“但凡只要找到了飞廉的足迹,只要没有出现在牧野战场的话,我就不姓司马了。”

周围读书人也都微微颔首,这倒是真的。

他们也没有发现。

...........

【史书上,真的没有飞廉的动向吗?】

【不是没有,而是你们选择性的忽略了。】

一卷史书缓缓打开。

上面写着两个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史记】

竹简上,展开了一幅波兰波澜的战争画面。

在东北,孤竹国求援。

他们被蛮夷屡屡破境骚扰。

白山黑水,鹅毛大雪飘落。

商邹王下令:“飞廉,带领六师,镇压叛乱!”

“遵命,大王!”

飞廉带着他的军队前往了白山黑水,奉命为殷商镇压东北的蛮夷,开疆拓土。

经过了残酷的战斗之后,跋山涉水的飞廉大军终于取得了胜利。

当飞廉的大军踏灭了反叛势力后,征服了他们的领地。

飞廉抓住了领头者的脑袋问:“为何造反?”

领头者狞笑道:“为何,当然是有人想要让你们来这里,你们殷商完蛋了。”

飞廉大惊,暗道一声不好,

“大军听令,速速班师回朝歌。”

【对,飞廉当时就在是孤竹国以北,镇压叛乱。】

【孤竹国在哪里呢?就是在今天辽宁一带。】

【很多人没有听说孤竹国,但你们一定听过墨家,墨家师祖墨子,就是出自于孤竹国,他是孤竹国国君之后,他们是子姓,墨台氏,也叫墨胎氏,之后,就是以墨为姓。】

【而孤竹国,就是商纣王时期,商纣王打下了东北后,孤竹国的封土拓展到了辽宁地区,伯夷叔齐,就是孤竹国的国君之子,当代大贤。】

【所以说,牧野之战爆发的时候,飞廉刚好,碰巧,恰恰带着军队,前往了孤竹国以北,镇压叛乱了,也就是飞廉前脚刚从朝歌跑到了辽宁,甚至是黑龙江以及朝韩半岛,后脚,周武王就带着大军开始造反。】

【而这次飞廉镇压叛乱打下的地盘,就是:箕子朝鲜。】

【写这段历史的人,是谁呢?】

【是孟子,是司马迁,是韩非子。】

【为什么,你们能对史书上如此多的证据,视而不见?】

【只相信所谓的,一些营销号说的,周武王是正面打败商纣王的。】

【我就问你,你牧野之战,爆发的时候,刚巧就是飞廉带着殷商的中央军抵达北境之时,你正面在哪里?】

(我曹!还有这段历史?)

(敢情说周武王没有偷家的人,是真的自己才不看史书。)

(飞廉竟然在这个时候,为炎黄开疆拓土去了。)

(哈哈哈,果然,一个在开疆拓土,一个在搞内斗,而搞内斗的赢了做正事的人,这特么的就离谱,最后,做正事的人还被骂了几千年,这叫什么狗屁逻辑。)

(东北被商纣王征服,箕子朝鲜的封土位置,原来早就被史书给标注出来了,孤竹国,孤竹国以北,这不就是证据吗?)

(这么多历史,为什么他们都能视而不见?)

(我曹太炸裂了,以前只听了博主说,周武王偷家,因为正规军不在,现在我终于明白了,正规军在哪里,他们是为了炎黄开疆拓土去了。)

(这是真的吗?大吊哥。)

(当然是真的,《史记·秦本纪》中介绍了飞廉,当时就在奉命前往北地,而且,司马迁还给你特意注明了,牧野之战,飞廉根本无法赶回来,他听闻姬发造反之后,就日夜兼程,等走到了山西的时候,殷商覆灭的消息就传来了。

仗都打完了,朝歌都被屠城了,他人才走到了山西。

因此,飞廉立刻在山西举行了一场祭祀,悼念商纣王,然后,就接到了武庚的命令,扭头去了东夷,准备复国运动。

同时,因为商纣王是在为孤竹国镇压叛乱,孤竹国两位国君之子,伯夷叔齐在殷商覆灭之后,就不愿意投降姬周,不吃周朝的一粒粟米,活活饿死了。

这两位大贤人家嘴里的圣君,是商纣王!)

(天啊,这才是历史啊!我从小就听说伯夷叔齐的故事,但却不知道,他竟然敬仰的是暴君商纣王。)

(这叫周武王正面打败殷商?)

(看来我们要重新定义正面二字。)

(解读历史,能不能不要断章取义,你把飞廉,武庚,以及商纣王正规军的动向给我们列举清楚,我们特么的会自己判断,到底是不是偷家,是不是正面,为什么你们为了输出自己的观点,就要强行进行史料的剪辑?)

(吐了吐了!)

...........

大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