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听了魏怼怼这么一夸,还感觉有些不习惯,不过心里那真叫一个爽。
此时段纶也连忙站了起来,他作为工部尚书,那更是急切的不得了。
“陛下,您既然有精盐提炼之法,那微臣马上就派人去吐谷浑,这样就可以早些把盐生产出来。”
李世民摆了摆手,
“现在吐谷浑境内还未平定,如果派人过去的话,安全也得不到保证,朕让你们过来,就是让你们商议一下,到时吐谷浑该怎么治理?
是作为番国继续存在,在那里设立都护府。还是在那里建立青海道,派官员们过去。”
因为他听小郎君说过,那里有个青海湖,他就记住了,如果成立道的话,那不就是青海道吗?
段纶二话不说就直接提议:
“陛下,如此重要之地,肯定要成立青海道,必须掌握在朝廷的手里。如果还让吐谷浑作为藩属国存在的话,要是出现一点动乱的话,咱们的盐就得不到保证了。”
段轮的提议,众大臣也都纷纷认可。
这可关系到大唐百姓,这是民生问题,不能有丝毫马虎。
特别是唐俭,做为户部尚书,如果朝廷能够把盐掌握在手里,那财政上会轻松很多。
特别现在攻打吐谷浑,那真是花钱如流水,这段时间为了搞钱,他天天是愁的不得了。
很快就把这件事情给定了下来,等把吐谷浑彻底打下来,就派官员过去治理,再让工部派人过去建立炼制精盐的地方。
说完盐的事情后,李世民就说到了驻兵的问题。
“诸位爱卿,朕决定吐谷浑打下来后,让那些兵士们继续留在那里,还要加强训练,以应对未来对吐蕃的战事。”
李世民说完这话,魏征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陛下,现在和吐蕃并无战事,军队留在那里就是劳民伤财,请陛下三思!”
因为现在大唐实行的是府兵制,这些士兵们如果回来的话,就可以回家种田,而留在那里,就需要朝廷管了,所以魏征才说劳民伤财。”
可以说李世民这个提议,除了程咬金,尉迟敬德还有秦琼,其余之人全部都不支持。纷纷表示不需要留下那么多的军队,只留下一些正常戍边就行。
李世民在心里叹了口气,要不是小郎君给自己说以后吐蕃会壮大,威胁到了以后的大唐,在他看来,就吐蕃那地方,给他10个胆子,也不敢和大唐战斗。
但是李世民不知道的是,再过几年吐蕃就会和大唐干了一场。
李世民想了一下,现在他们不同意,就是觉得有些劳民伤财,那等小郎君把大炮造出来以后,让他们见识一下威力,再说一下吐蕃对大唐的威胁,那应该都没什么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