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舆情管控

明末争雄 如梦观影 1415 字 1个月前

这次的事情也让他深感女会工作的刻不容缓。本来,他打算让熊韵芝产子后再操持女会的事情,但现在,他等不及了。

晚上,他同段瑾商议,让她把女会的事情先兼起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先在合作社范围内明确女性需要保护的几项权利,尽快提交委员会审议。

小主,

此后,他又同陶樱商议,金口书院近期除了按计划出版些宇宙、自然、社会哲学方面的书之外,每十天要出一本通俗话本小说。

“要把许多不便宣扬的思想融入到小说、诗歌、散文中,潜移默化的影响读者。要用白话文写作,用商行常用的那种简化字,让但凡识字的人都能读得懂。要有三分之一的小说以女性为主角,宣扬她们创业、治学、持家的成功例子。”

“公子这是要走下里巴人的路子?”陶樱笑道,“可若是变革太多,提学衙门搞不好要找您麻烦。”

“韵芝的大哥在提学衙门,出书之前我会让他帮你看看。”

“可小女还是觉得擅长经论一些。若是小说的话,您不妨再找个人来帮忙?”

“我现在手中人手紧张的很,老弱妇孺,但凡能干活的都赶鸭子上架了。”

“哈哈,那可未必。您夫人的那位绯闻外男,不就是个说书的?”

“他?”陈吉发面色古怪,不过很快又释然了,论起理性不带感情色彩,陶樱真的是顶尖的,“你不说还不觉得,他……倒是可以。韵芝也说了,他讲故事的确生动得很。”

“是呀,能吸引熊夫人的说书才华,您可要人尽其用呀。”

陈吉发想了想,觉得是这个道理。正好,他也打算同李良人谈谈的,于是点了点头。

李良人是河南南召人,地主豪绅家庭出身,是家中嫡三子。他长相随了母亲,生得白净帅气,又是长房幼子,极得家中宠爱。五岁时与家中兄长一同读书,很有天赋,前些年考中了秀才,成了他这一辈年轻人里最优秀的。去年他参加了乡试,虽然没中,但成绩也是相当靠前,再读三年,大有希望。

可天有不测风云,崇祯七年初,李自成出陕西,先打汝州,抢了粮草,便转头南下,洗劫南召。李良人在这场变故中失了家园,原本和顺的日子从此一去不返。

他家本来举家南逃,但在流徙过程中被小股贼寇袭击,父兄身亡,家中年轻女眷尽数被掠走,只剩下老太君与母亲。奴仆见李家败落,纷纷捐了细软跑路,李良人带着老太君与母亲南下,到长江边上时老太君又病逝了,安葬完祖母,盘缠耗尽,只剩下母子两个,孤苦伶仃,相依为命。

为了生存,李良人到了江夏县城,开始给人写字讨生活,后来,被临近的茶馆老板看中,给客人说书。他从小其实就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