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敌退我追

明末争雄 如梦观影 1687 字 15天前

事实上,历史上张献忠的许多行动都是如此,东突西窜,若是遇到了软柿子就抢一波,遇到了硬茬子就缩回去。因为明朝的指挥体系效率低,被他这种没有重点的打法牵着鼻子走。而陈吉发则不会,他的部队小而精,机动性强,单挑能力高,在局部战场上不吃亏,对付这种浅尝辄止的流寇非常好用。

陈吉发在罗田听到张献忠主力已经入了麻城,立刻命令部队行动,前往九资河。

九资河是大别山中的少有的水土丰沛之地,夹在薄刀峰与白马峰之间,是一片山间的湖塘平地,生活着几千山民,是大别山中的交通要地,商贸往来的马队多在此落脚,朝廷在这里还设了多云巡检司,稽查走私。流寇来后,巡检司的那群兵丁不战而逃,将镇子拱手让给了张可望的先锋部队。

原本在陈吉发的农会工作下,这里的人逃走了一部分,但因为巡检司的存在,有些镇民没当回事。结果巡检司两百来人啥也没做,连预警都没有,直接把镇上的人放弃了,导致小镇损失惨重。

流寇抢光了这座小镇,然后将年轻力壮的青年带走,又抢了几个漂亮的姑娘,将剩下的人驱逐,把镇子一把火烧了。

陈吉发来时,已经变成废墟的小镇上哀嚎遍野,两千多老弱妇孺,每日缺衣少食,将周围的树皮草根都啃了干净,甚至有不少人饿死在附近荒地上。

官兵的到来让镇民瞬间混乱起来,有人漫山遍野的跑。但到下午的时候,官兵开始施粥,那些饿急眼的镇民又回来了。晚上,更多的人加入赈济灾民的行列,那些人吃了粥,顿时安心不少。

灾民中有个老秀才,感动得涕泪交加,连呼圣上万岁,朝廷万岁。陈吉发使了个眼色,两个兵丁将他捂住嘴,夺了吃食扔在一边。

“今日救你们的是江夏陈公子!”

“你们都要记得陈公子的恩情,你们这些人,贼人来了不抵抗,任由他们抢人抢粮,就是资敌!公子怜你们,给你们吃穿,往后你们要为陈公子做牛做马,这是还债!”

“不愿的人就如这老儿,你们感念谁就去找谁讨吃的,就去找谁救你们,莫赖上公子!”

兵丁将这些话传下去,听令的就给吃的,反驳的就赶走。这时候,好些人才知道,这是走了流寇,又来了大盗。

不过,那没用的朝廷,还不如这大盗。为了一家老小的命运着想,大多数人都从了。

那老秀才嚅嗫半天,想着不告而别的巡检兵丁,想着被抓走的大儿子,被强暴投井的女儿,潸然泪下,突然跪在那兵丁面前,高呼:“陈公子万岁!”

第二天,农会工会的人手赶到,清除废墟,分发了粮食,询问这些灾民要不要去江夏讨生活。大多数镇镇民被接走,有些老人不愿离开故土,就给他们搭建了棚舍,留了口粮。

陈吉发则带着队伍,追着张献忠的脚步,向麻城方向进发。

前方又安置了几个被抢劫的村镇,陈吉发沿途散播他的名号,到巴水河岸边停了下来。

对面就是张家畈镇。

这里是另外一个交通要道。扼守着黄州府通往麻城的道路。流寇虽然四处乱窜,对于所谓的后方并不太在意,但大军在外,为了防止被包抄,总还是会在战略要地放个垫后的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