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你的精力是有限的,专业能力也是有限的。”陈吉发语气平淡,却说的认真,“忘了之前我给你解释合作社为什么要有委员会吗?只有让大家坐在一起,都有讨价还价的机会,这件事才能让大家满意,才能走的长远,走的稳定。你可以对具体的操作方式进行完善,但让大家有个畅所欲言讨价还价的平台,绝非多此一举。”
段瑾和陈吉发在个人权威和集体智慧的观点上始终难于一致,不过,到合作社一年时间,段瑾虽然从思维逻辑上并未彻底扭转,但也赞同合作社目前的充分讨论、集中决策的议事方式,的确是矛盾最少、利益分配相对公平的方式。
“行吧,回头妾做个预案给您。”
“除此之外,对于招标会我也有些新的想法。往后,不光是我们放标,还可以征集其他人的标书,挑选值得投资的在招标会上放出。我们甚至可以找几家钱庄合作,为这些标的注资。今后如果这些项目能够赚钱,我们的投资就会有很大的回报。”
“懂了,就是把工业园以前的招商扩展一下,那些有点子没有钱的也一并支持。对吧?”
“是这个道理。”
“现在唯一就是资金不太够,花钱的地方太多了。”
“若是现有的玩不转,那就拉人入伙。南京、江西、两淮都可以,只要有钱赚,不怕没人来。”
“说的轻松。好了,妾知道了,马上就去筹备。”
陈吉发又转向李书吏和赵坤兴。
“李叔,坤兴哥,期货交易是个新东西,咱们对外也不大张旗鼓的宣传,只是拜托二位,通过江夏的各家赌坊、商行、青楼向赌徒、游商、士绅推荐这种玩法。对赌分短期、中期和长期,短期一个月、中期三个月、长期一年。我们暂时先只做粮食、棉纱和铁料三种期货,因为咱们手里有相应的货物,所以不怕兑付问题。每份契书分别代表一百担粮食、一百匹棉纱、一万斤铁料,按照交割当日挂牌价结算。签订的契约到期前不能与柜台交割,但可以允许赌徒、游商和士绅之间交割,柜台认单不认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单张额度会不会太大了?”赵坤兴有些疑惑,“若是要尽量多的凑钱,可以将额度弄小一点。”
“不,额度小了真到了交割的时候结算会很麻烦,说不定咱们的账房忙不过来。而且小民的钱赚来不利于地方治安,还是定高一些。”
“那估计一开始只有需要这种货物的游商会买。”李书吏琢磨道,“一张单据上百两,还要几个月后交割,怕是常人都不会要。”
“万事开头难,还请李叔多担待。这东西做起来就好了,等大家习惯了用期货单据交割,咱们的生产实际上也能受益,对市场需求的判断也更加精准。”
李书吏不是太懂陈吉发的理论,不过,如今江夏县几乎整个县的税收都在陈吉发手里包税,他这个户房书吏其实日常处于闲暇状态,所以也不好再说什么。
“好,既然是贤侄的事,老夫定当尽力。”
“坤兴哥帮着继续盯住王珏。现在还不是时候,等咱们商场上分出了胜负,再去会会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