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方岳贡

明末争雄 如梦观影 1193 字 14天前

陈吉发在松江府待了五天,除了同苏州一样,搞了个项目对接会之外,就是同松江知府方岳贡见了一面,向他报告了江夏合作社要在松江府做的一些事情。

包括修建从吴县到华亭县的直道,在宝山县与当地士绅合作投资的造船厂,以及落户在嘉定紫堤与宝山县之间的苏松纺织工业园。

方岳贡与邓来鸾、袁焻这些基层官员一样,都是属于实干派官僚,治理地方的业绩较为突出,民间威望和评价较高。

但因为在中枢没有人为他们说话,甚至还有人攻讦诋毁,又摊上了崇祯这么个疑心病重又刚愎自用的皇帝,所以仕途都不算顺遂。

这位“大明最后一位能臣”不仅没能按照功绩正常的升迁提拔,反而在崇祯十三年被诬陷下狱,崇祯十五年才放出来。

崇祯十六年,皇帝身边已经没人可用了,才经由吏部推荐,让他以左都御史入阁议政,是唯一都御史加阁臣的官员。

可他还来不及施展报复,大明帝国就已经土崩瓦解,皇帝吊死煤山,他只能自缢殉节。

所以,方岳贡的仕途,多少有些明帝国吏治败坏的缩影。

有能力、有气节的大臣在地方提拔不上去,等满清铁蹄来了,往往只能组织地方力量死守,以尽臣节;而那些没能力、没气节的佞臣窃据高位,靠着听话和溜须拍马迎合圣意,等国事败坏,就大顺来了投大顺,大清来了投大清。

崇祯八年的方岳贡,已经在松江知府的位置上待了七年之久。

正常来讲,一地的知府不会任职如此长的时间。但方岳贡情况特殊,一来他很有能力,将松江府的各方面关系调处的很好,修路铺桥,安靖乡里,都做的不错,松江士绅对他评价挺高,不愿意他走;二来他为官素清廉,又体恤民间疾苦,兜里但凡有些银子都拿去做了善事,没钱活动运作。

因此这知府一做就是很久,直到崇祯十三年被诬陷下狱。

方岳贡与徐光启亦师亦友,与陈子龙也私交甚密。

陈吉发来访,他很是欢迎,听了陈吉发的汇报,他不如陈子龙那样同陈吉发争论道理,而是问了几个简单的问题。

“投资兴业,所用土地,皆来自于民,如何补偿?”

“以地价折算入股,每年分红。为防止生意亏损而地租有亏,每亩地保底会有四钱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