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齐辉的套路,乡绅与乡绅二代的隔阂

第178章 齐辉的套路,乡绅与乡绅二代的隔阂

“这是造反!”

“这是造反!”

“这是造反!”赵老太爷听明白了,拿起拐杖狠狠砸着地面,连连说了三遍!

赵大公子缩着脑袋,站到一边。

这时,赵老太爷发泄之后,看了看猥琐的儿子,突然又有些庆幸。

读书,总归是有用的啊!

不然的话,就和那些泥腿子一样,被人卖了还要帮人数钱。

幸好早年前,花钱让大儿子去鬼子那里留过学。

没错,赵老太爷的大儿子,赵大公子,的确去留过学。

还拿回来了一张外国文凭,叫“克莱登大学”。

其实,赵大公子早年跑鬼子地留学,每天上的课寥寥无几。

英语学得更是非常差,只知道一些基本单词,会用用词典的程度。

实际上除了勾栏,还是勾栏。

鬼子那里留学便宜啊。

到最后要回国交差,临到头没办法应付家里人,就去买了一个鬼子造的假文凭。

可以说鬼子非常精明,他们早就会造各种假学历了。

早在清朝时候,就知道怎么忽悠这些清朝地主二代们的钱。

人傻钱多。

很多从鬼子回去的龙汉留学生,没有学到多少专业技术。

一来是鬼子防备加上鬼子自己也是二手技术。

二来是去鬼子之地的留学生,很多都是家里富贵,吃不得苦头,只有不多的人,才肯下苦功。

只有去殴洲、汉斯、麦国那些地方,留学的人,倒是有更多的人学到真本事。

因为那个地方更加遥远,人生地不熟,想玩也没有地方玩。

不像鬼子那边,鬼子更加了解龙汉人,知道怎么坑蒙拐骗龙汉人的钱。

赵老太爷随后就说道:“听你这样一说,我是明白了。”

“他们就是要造反!”

“看来我们无论如何不能让他们把这家工厂建起来!”

“如果工厂起来了,泥腿子们就不会种我们家的地,不种我们的地,我们还怎么活?”

“我们得找民团来。”

赵大公子一听,顿时吓了一跳。

他的性子属于那种“吃喝玩乐,得过且过,大事化小,最好别有事”的类型。

所以才会在留学之后,又回到家里窝着。

但他还是经常听广播读报纸的,看在这一点上,赵老太爷才容忍了他在家里蹲着。

但平时也没少责骂。

赵大公子赶紧说道:“民团,不行。”

“这些人可是齐辉司令的属下,是听了齐辉司令的号召来建设工厂的。”

“您应该听说了,他们有敢死队,非常厉害,小鬼子都被他们打跑了,父亲,咱们可不能硬扛啊。”

赵老太爷一听,顿时怂了。

“是啊,凶残的鬼子都害怕他们。”

“民团那些货色肯定不条。”

“什么时候也不能和拿枪的硬顶啊,那就多花几个大洋,你拿上一百大洋去贿赂他们,让他们换个地建造工厂,就去隔壁县盖。”

赵大公子这才松了口气。

事实就是这样。

这些地主们可是非常狡猾,但是又非常不团结的。

没错,地主与地主之间,从来不会团结的。

他们没有一个同一的组织。

如果别的地主倒霉,他们只会高兴,而不会拉上一把。

除非他们的共同利益一起受到威胁。

他们对付小民很凶残,能动棍子就不动嘴巴。

但对上面下来的官吏们,对那些有着兵马支持的势力,却是能勾结就勾结,能腐蚀就腐蚀。

他们只有在什么手段都使不出来的时候,才会想到动刀枪去对抗。

很快赵大公子就从管家那里,拿了100块银元。

这银元还是警备司令部新发行的。

是属于新银元。

他走到半路,想了想,又从中拿出了30块放进自己的口袋里。

只留下70块用来打点。

反正他爹不愿意和那些洋学生打交道。

总觉得他们各种大逆不道,不守规矩。

因此就不可能去询问对方到底收了多少钱。

实际上收钱的人,也忌讳送钱的人这样做,因为那太容易暴露了。

本来收钱就是个秘密的事,你还要再派人确认对方收了多少,这不是想要对方的把柄嘛?

随后,赵大公子拿着七十个银元,再次来到工地上。

有工人引着他进了工地指挥办公室里,再次见到了忙碌中的杨先生。

杨先生正在看着一张复杂的工厂图纸,在那里皱着眉头,几个学生也在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