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朝堂议事

公元184年,中平元年六月,洛阳城内暗流涌动。皇宫大殿里,时27岁的汉灵帝刘宏高坐龙椅,神色凝重。殿下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气氛紧张。

“诸位爱卿,黄巾贼寇作乱,祸乱四方。今日召集诸位,正是要商议平叛之策。”刘宏环视群臣,沉声道。

大将军何进踏前一步,拱手道:“陛下,据探报,黄巾贼目前主力集中在冀州、颍川和南阳三地。其中颍川距洛阳最近,威胁最大。臣以为,当先剿灭颍川黄巾,以保京畿安全。”

“大将军所言有理。”刘宏点头,“不知诸位爱卿可有良策?”

一时间,朝臣们议论纷纷。片刻后,司空张温出列道:“陛下,臣以为可拜皇甫嵩为左中郎将,朱儁(jùn)为右中郎将,调发北军五校及三河骑士,剿灭颍川黄巾。”

刘宏闻言,转向皇甫嵩和朱儁:“二位爱卿以为如何?”

皇甫嵩拱手道:“臣愿效犬马之劳,为陛下剿灭逆贼。”

朱儁也随即应道:“臣誓与皇甫将军同心协力,平定黄巾之乱。”

刘宏满意地点头:“好!就依何卿所言。皇甫嵩、朱儁听令,即刻整军,准备出征。”

两人领命而去,刘宏又问道:“冀州黄巾势力更大,当如何应对?”

这时,太尉崔烈站了出来:“陛下,臣举荐卢植为北中朗将,以护乌恒中朗将宗员为副,率北军五校士并调集诸郡国兵前往围剿。卢植学识渊博,韬略过人,定能平定冀州之乱。”

刘宏沉吟片刻,颔首道:“准奏。传旨卢植、宗员即刻启程,前往冀州剿匪。”

众臣纷纷应诺。刘宏又道:“诸位爱卿可还有其他建议?”

殿内一时寂静无声。突然,年过半百的蔡邕从人群中踱步而出,朗声道:“陛下,臣有一言。”

刘宏微微颔首:“蔡爱卿请讲。”

蔡邕(yong)拱手道:“臣以为,平叛固然重要,但更应关注叛乱根源。黄巾起义,实因朝廷苛政,民不聊生。若不从根本解决,恐怕平定一处,又起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