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是打算从东郡进入冀州?”荀攸略微沉吟,随即点头道,“东郡地处兖州和冀州交界,从东郡入冀州,确实是一条捷径。”
“嗯。”袁尚点点头,解释道,“冀州黄巾军势大,我们必须尽快赶到冀州,与卢植将军汇合,共同剿灭张角。”
“主公所言极是。”荀攸赞同道,“事不宜迟,我们当加快行军速度。”
袁尚微微一笑,调侃道:“公达不必着急,行军打仗,也要讲究劳逸结合。我们带着这么多老弱妇孺,行军速度自然快不起来。再说了,我们又不赶时间,让张角老道多活几天又何妨?”
荀攸闻言,不由得莞尔一笑,他知道袁尚这是在开玩笑,缓解行军的疲惫。
“主公说的是。”荀攸笑着应道,“不过,我们也不能太过放松警惕,沿途还是要多加小心,以防黄巾军的偷袭。”
“放心吧,公达。”袁尚自信地说道,“区区黄巾贼寇,不足为惧,外围有斥候随时警戒,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们的耳目。”
接下来的十天,汉军大军日夜兼程,沿着官道一路北上。为了照顾队伍中的老弱妇孺,袁尚特意放慢了行军速度,每日行军三十里左右,傍晚便会选择地势开阔之处扎营休息。
沿途经过的郡县,百姓们听闻是袁尚的军队,纷纷箪食壶浆,热情迎接。袁尚也下令军队不得扰民,秋毫无犯,赢得了百姓们的爱戴和拥护。
这日,大军终于抵达东郡境内。东郡地处中原腹地,沃野千里,人烟稠密,乃是兵家必争之地。经过十天的长途跋涉,将士们都已疲惫不堪,袁尚决定在东郡休整几日,补充粮草,恢复体力。
东郡郡守听闻袁尚大军到来,连忙出城迎接,将袁尚一行人迎入城中,并安排军队在城外安营扎寨。东郡郡守对袁尚极为恭敬,不仅提供了充足的粮草物资,还派人送来了酒肉犒劳军队。
袁尚在郡守府设宴款待东郡官员,席间,袁尚向东郡郡守询问了东郡的民情吏治,以及黄巾军在东郡的活动情况。
东郡郡守名叫王朗,字景兴,此人仪表堂堂,谈吐儒雅,颇有几分名士风范。王朗对袁尚极为敬佩,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将东郡的情况详细地向袁尚汇报了一遍。
小主,
“启禀镇南将军。”王朗拱手说道,“东郡地处中原要地,向来繁华富庶,百姓安居乐业。只是近些年来,黄巾贼寇四处作乱,东郡也深受其害。幸赖将军神威,平定颍川,解救西华,东郡百姓对将军感恩戴德。”
袁尚微微一笑,摆手道:“王郡守客气了,袁尚身为汉臣,匡扶汉室,乃是分内之事。”
“将军高义,下官佩服。”王朗由衷地赞叹道,随即话锋一转,有些担忧地说道,“只是,如今黄巾贼寇势大,冀州更是贼寇巢穴,将军此番北上,路途艰险,还需多加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