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尚见众将理解了自己的意图,心中也松了口气。他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才做出的决定。与其带着这些老弱妇孺缓慢行军,不如分兵护送他们返回涿郡,既能解决行军速度的问题,又能安抚民心,可谓一举两得。
做出决定之后,袁尚立刻开始安排护送事宜。他命人清点粮草辎重,留下一部分供大军使用,其余的全部交给许褚,让他们护送百姓返回涿郡。
安顿好百姓之后,袁尚又提笔书写了两封书信。
他先是给崔琰写了一封书信,详细说明了百姓的情况,以及自己分兵护送百姓返回涿郡的决定。信中,他让崔琰能够提前做好准备,在涿郡城外寻一处合适的地点,先将百姓们安顿下来,解决燃眉之急。至于后续的房屋田地分配,则要等他平定黄巾之后,返回涿郡再做详细安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写完给崔琰的公函,袁尚略作沉吟,又取过另一卷竹简,笔锋一转,字迹也变得柔和起来。这封信,却是要寄给远在涿郡的甄宓。
“蜜儿,见字如晤。”
开篇一句,便已饱含思念之情。袁尚嘴角微微上扬,脑海中浮现出甄宓清丽温婉的容颜。自从离开涿郡,已经两个多月未见了,心中确实颇为挂念。
信中,他先是简单地叙述了颍川战事的进展,从初战告捷,到攻克西华,再到如今即将挥师北上,剿灭张角。字里行间,透露着一丝轻松和自信,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当然,他也特意隐去了战场的残酷和凶险,只是轻描淡写地提及,免得甄宓为他担忧。
“……百姓,流离失所,甚是可怜。我已分兵护送他们返回涿郡,想来不日便可抵达。宓儿若有闲暇,可前往城外探望,稍作安抚。”
袁尚写到此处,停顿了一下,又继续写道:“此番北上,路途遥远,归期未定。军务繁忙,恐难抽暇归家。宓儿在家中,务必保重身体,切莫太过操劳。一切安好,勿念。”
最后,他笔锋一顿,写下了最想说的话:“两月未见,甚是想念。待战事平定,定当早日归家,与卿相聚。”
落款处,写下“ 袁尚 顿首”。
写完这封信,袁尚心中似乎轻松了不少。他将两封书信仔细地封好,交给亲兵,吩咐他们务必尽快送到涿郡。
做完这一切,袁尚起身走到营帐外,抬头望向夜空。繁星点点,清冷的月光洒在营地上,给肃穆的军营增添了一丝柔和。
明日一早,大军便要拔营北上,与卢植将军会合,共同围剿张角。此战至关重要,关系到天下大势,不容有失。
袁尚深吸一口气,感受着夜风的清凉,心中充满了斗志。为了这天下太平,为了心中的理想,为了远方的佳人,他必将全力以赴,战胜一切阻碍。
涿郡,甄家府邸。
院中的花草树木长势茂盛,绿意盎然。微风拂过,带来阵阵花香,沁人心脾。
甄宓坐在闺房的窗前,手中拿着一卷书,却久久未能翻动一页。她的目光,不时地飘向窗外,神情有些怅然若失。
自从袁尚领兵出征,已经两个多月了。这两个多月里,她每日都牵肠挂肚,心中充满了担忧和思念。
虽然每日都有军报传来,告知前方战事进展顺利,西华大捷的消息也早已传回涿郡,但她心中的担忧却始终无法消散。战场之上,刀枪无眼,纵然胜仗连连,也难保不会出现意外。
尤其是想到袁尚孤身在外,独自面对战场的凶险,她就更加寝食难安。
“小姐,夜深了,还是早些歇息吧。”侍女月禅端着一碗燕窝粥,轻声走到甄宓身边,柔声劝道。
甄宓回过神来,接过燕窝粥,轻轻地舀了一口,却没什么胃口。
“月禅,你说公子……他在前方一切可好?”她放下汤匙,轻声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