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侯爷回来了!真的是侯爷!你看,侯爷比离开时更俊朗了呢!”月禅压低声音,语调却难掩激动,指着被官员们众星拱月般围在中间的袁尚,兴奋地说道。
甄宓嘴角也噙着一丝温柔的笑意,目光温柔如水,轻声回应:“是啊,夫君回来了。”短短数月不见,心中思念之情早已如藤蔓般滋长,此刻得见,心中欢喜难以言喻,却也生出几分近乡情怯的忐忑。
“小姐,我们什么时候去见侯爷啊?”月禅眨巴着眼睛,语气中带着一丝急切,“奴婢都好久没见到侯爷了,怪想念侯爷的。”
甄宓轻轻摇了摇头,目光落在正与冀州别驾从事沮授交谈的袁尚身上,柔声道:“夫君刚回,公务繁忙,还是等侯爷稍作安顿,我们再去拜见吧。”她心思细腻,知道此时袁尚正与官员们寒暄,贸然上前,恐有不妥,徒增打扰。
月禅闻言,略微有些失望地嘟了嘟嘴,但小姐说的话,她素来都是听的,也只好耐着性子,继续远远地望着袁尚。
袁尚一路与冀州众官员谈笑风生,言语间温和谦逊,却又带着一股上位者的自信与威严,恩威并施,尽显其成熟的政治手腕。他看似在认真听取沮授的汇报,眼角余光却不经意间扫过人群,似乎在搜寻着什么。
“……侯爷,自从您离开邺城,冀州一切安好,农桑丰收,商贸繁荣,百姓安居乐业,皆是侯爷治理有方。”沮授滔滔不绝地汇报着冀州近况,语气恭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袁尚微微一笑,摆了摆手,谦逊道:“别驾过誉了,冀州能有今日之局面,皆是诸位同僚戮力同心,以及冀州百姓勤劳肯干之功,吾不过是尽些许绵薄之力罢了。”
他这番话语,说得滴水不漏,既肯定了官员们的功劳,又安抚了民心,尽显其高情商的处世之道,引得周围官员们纷纷称赞,更觉这位年轻的侯爷,实乃人中龙凤,前途不可限量。
就在众人一片恭维声中,袁尚的目光,终于定格在了人群后方那两道熟悉的身影之上。纵然数月未见,纵然人群熙攘,他依旧一眼便认出了甄宓和月禅。
他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过一丝温柔的光芒,原本略带疏离的笑容,也瞬间变得柔和起来。他不动声色地结束了与沮授的谈话,转过身,状似不经意地向人群方向走去。
“诸位大人,一路奔波,略感疲乏,不如先行回府,稍作休整,再议政事?”袁尚语气温和地说道,同时脚步不停,径直走向甄宓和月禅所在的位置。
众官员闻言,自然不敢阻拦,纷纷拱手应道:“侯爷请便,我等告退。”他们心思玲珑,也察觉到侯爷似乎另有要事,识趣地纷纷退避,给袁尚留出了空间。
待官员们散去,袁尚终于走到甄宓和月禅面前。他目光温柔地落在甄宓身上,脸上露出真挚的笑容,轻声唤道:“夫人,我回来了。”
甄宓听到袁尚的声音,娇躯微微一颤,原本平静的心湖,瞬间荡漾起层层涟漪。她抬起头,美眸盈盈,与袁尚温柔的目光交汇,千言万语,却哽在喉间,只化作一声轻柔的呼唤:“夫君……”
声音轻柔婉转,带着一丝久别重逢的喜悦,一丝难以言喻的思念,以及一丝女儿家的娇羞。
袁尚看着眼前清丽脱俗的佳人,心中亦是柔情万千。数月不见,甄宓愈发成熟稳重,眉宇间也褪去了几分少女的青涩,更添了几分端庄娴静的韵味,令人心动不已。